找回密码
 网站注册
查看: 7941|回复: 1

【迁徙】洪桐大槐树和老鸹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20: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洪桐大槐树
    在山西省洪洞县贾村附近,南同蒲铁路西侧,有一处浓荫盖地、槐柳相间的树丛。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里就是数不清的亿万人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目录明初的六次移民    ▪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   
1古槐三代编辑走进树丛,一座古朴的木牌坊迎面而立,它四柱三门,中门高大,门额有横匾,
匾上雕着“誉延嘉树”四个斗大的古体字。过木牌坊不远处有碑亭一座,亭内矗立着一
块高大的石碑,上书“古大槐树处”五字。石碑矗立处,就是“誉延”数百年的第一代大
槐树生长的地方。这棵大槐树在地面消失之后,从根部又生长出一株小槐,人称第二
代。这株第二代槐树不知何年又干枯了,如今树体尚在,枝叶全无,挺立于碑旁。说
来有趣,第二代死后,从它的根部又生出一棵第三代来,30多年来,年年枝繁叶茂,
一年比一年高大。
2相关歌谣编辑对于这棵大槐树,数百年来,黄河下游的村村寨寨,甚至更广泛的地区,一直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在晋、冀、鲁、豫、皖等省,还有首都北京附近,还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歌谣: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
一棵槐树怎么就成了亿万人的“故乡”了呢?
3人文历史编辑明初的六次移民
山西洪桐大槐树

事情要追溯到元末明初。元朝末年,战争连绵不断,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到了明朝初年,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江淮以北大部分地区呈现着民多逃亡、城廓为墟、田地荒芜的冷落、凄凉景象。山东河南河北受战争破坏最为严重。
到了永乐初年,情况仍未好转。战争的创伤尚未愈合,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天灾。永乐元年(1403年)甲午直隶北京、山东、河南饥。庚寅,山东蝗。丁酉,河南蝗。永乐二年八月,淫雨毁北京城5000余丈。10月,黄河决口,冲毁开封城。
面对这种社会经济异常凋敝的情况,朱元璋朱棣意识到,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扭转,对于新生的明王朝是十分不利的。于是,明立国之初,朱元璋就决定实行“移民屯田,开垦荒地”的政策。当时,就北方来说,山西受战争破坏较小,四境安宁,而且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特别是汾河沿岸广大地区,地沃水足,人烟尤为稠密。于是,明洪武、永乐年间,政府便大量从山西南部迁民。
从现有史料来看,明初从山西迁民共有6次,这些移民,不仅被迁送到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还有的迁送到了遥远的淮河以南。至今在北京大兴顺义等县,还有许多以山西的县名命名的村庄,如长子营、屯留营、霍州营等。
这里就是我的老家山西这18次移民,都与洪洞大槐树发生过关系。据史载,明初从山西迁民,不管老百姓家在何府何州何县,都要先集中到洪洞县去。洪洞县贾村,当时有一古刹名叫广济寺。寺旁有一棵大槐树。明政府在广济寺为移民登记,“发给凭照、川资”,尔后再由此处编队迁送。老百姓在离开洪洞时,人人悲伤,个个哭泣。他们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肩挑箩筐,手拄破棍;有的灌一桶霍泉水(洪洞县的一股泉水),有的撮一把洪洞土,有的藏几片槐树叶,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状极可悯。当广济寺在视线中渐渐消失时,人们总想在最后一瞥中寻找个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作为今后怀念故乡的标记。此时,恰好能看见耸立在广济寺旁的那株古槐。那槐树苍老挺拔,枝繁叶茂,高耸入云,在秋阳的照射下,闪着翠绿色的光亮。树上还有乌鸦窝,高筑枝头。于是,这株古槐上老鸹窝的形象便牢牢印在所有迁民们的心中。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父传子,子传孙,“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老鸹窝。”便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
4传说编辑——明代城防和移民实边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朱元璋派宋国公冯胜将军西征,平定河西诸路。明王朝废除了元朝军政机构永昌路和西凉府,在凉州设立了凉州卫,属陕西行都司管辖(明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
凉州卫的治所凉州,在地理位置上历来是抗守河西走廊咽喉的重镇和多民族争夺的要地,凉州的得失关系着西北边防的大局。明朝虽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但残元势力还很大,而且西北的重点就在凉州之北。如果残元势力占据了凉州,从战略上来说明朝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因此,明王朝特别重视凉州的安危和布防。在凉州的东北面从东向西,在汉长城的基 础上增修了百余里坚固的边墙,东接古浪,西连永昌;沿长城设有报警的烽火台和驻兵的逻铺。公元1377年,驻凉州都指挥濮英出于军事防务的考虑,对凉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 增修,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又增高了1米。公元1391年,凉州总兵宋晟武威城原有东南北三门的基础上增辟西城门,并修建了东、南、北三大城门楼,修建了吊桥4座,挖了深6米多的城壕,在城墙四周修建箭楼、逻铺共36座,在北城墙的西边独建 一高楼,用来眺望远方,警报敌情。公元1574年,甘肃巡抚廖逢节、总兵石茂华又历时两年,用砖包砌了城墙。至此,凉州城成了名副其实的“金城汤池”。在增修加固城池的同时, 发动民工修堡筑寨,设立保甲制度,联防自卫,堡、寨联为一体,平时耕种,战时据守自卫。因此,凉州(从明开始)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全境。堡寨保甲的设置,对保境安民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各种措施得力,加上明对驻守武威的将领也慎于选派,如濮英、宋晟、姜、达云、毛忠等都是熟悉边情、勇敢善战的优秀将领,因而在残元势力接连窜扰,不断进攻凉州的情况下,明朝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充分发挥了凉州这一军略要地的重要作用。
5明朝情况编辑明初,由于元朝残余势力和一些少数民族的经常入侵,战争频繁,户口锐减,严重地影响着 生产的发展和边防的巩固。在这种情况下,明朝统治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初期曾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一带的数十万居民迁移到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中后 期,因京畿连年荒歉,也曾移民凉、甘一带以解温饱。当时移民由地方政府管理,移民垦种田地,谓之“民屯”,开始3年不纳赋税,3年后征税也比较轻;不在额的荒地,可任人开荒耕种,永不纳税。由于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移民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恢复。
凉州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屯地”、“屯庄”、“吴家屯庄”等地名,许多家谱、族谱都记载 其祖先徙居凉州的事实,民间也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这些情况实际上就是明朝实行移民实边政策的历史反映。特别是大槐树的传说,有着非常确切的实证。
6地理位置编辑万民萦怀的大槐树,在山西省洪洞县城北二里的广济寺旁。树旁有石碑一座,碑冠在盘龙细 雕之中篆刻“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文记载着明朝移民实边 和移民就食的情况。明初移民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各地移民都到大槐树下集中,然后编排队伍,分赴各地,再由接受移民的地方政府集中安置。在凉州至今还有“发放”、“安置 ”等乡村名称,这些地方实际就是当时移民管理安置机关所在地。移民们离别养育了自己的故 土和亲人,到千万里之遥的陌生之地去生活,毕竟难以割舍。古人分别时曾有折柳相赠之习惯,“柳”者留恋之意。移民们则带上一株槐树苗木,种植在新的土地上,以表示“怀念之情。移民活动多在晚秋进行,此时槐叶凋落,树上老鸹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凝眸高耸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鸹不断发出哀鸣,令他们不忍离去,潸然泪下,频频回首 。从这里迁徙四处的人们,寄居他乡,把洪洞大槐树、老鸹窝的故事流传给后代,聊解思念故土之情。“问我故乡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老家在哪里,大槐树下老鸹窝。”天长日久,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便妇孺皆知。从洪洞带到各地的槐树苗木也在新的土地上生根成长,枝繁叶茂。武威境内槐树遍布,据说与此有关。在武威众多的槐树当中,尤以城东10公里处清水乡张清堡大槐树最为著名,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树围6.9米,树高15米,树冠高大,枝叶繁茂,每年都有新枝抽发,前去观赏者不绝,还有人焚香叩拜,这也算是对祖先的怀念。1989年4月21日,武威市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以国槐为市树,充表达了广大凉州人民热爱国槐、缅怀祖先的心愿。现在,凉州城区各街道槐荫蔽日,嘉树葱郁,把古城妆点得美丽多姿。
7水利设施编辑明朝在移民屯田的同时,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把水利纳入移民屯田统一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很发达,在沿边地区设了“茶马司”,专理茶马互市,还设有专门的茶马集市。明朝于洪武五年(1372)创修了兰州黄河浮桥,开辟了由兰州直通河西的官马大道,沿途设置了许多驿站和递运所。这些措施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流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明朝还非常重视发展文化教育。武威现存的古建筑有文庙、海藏寺大云寺莲花山、罗什寺、金塔寺等,都是明朝新修和增修的。凉州是全国保存明代建筑最多的地区之一。

词条标签:
山西文化    寻根    ,  槐树    ,  洪洞

[ur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jSNwDx4WQriKPm9ExBcBNTwaFvvBVRh6j9t1_QXEGytOqe0TRwXFVpvbu-OX8eI
[/url]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2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宗问祖】大槐树丁氏寻亲

本帖最后由 abc_ding 于 2014-3-24 20:22 编辑

宗亲研究:

    我们家族记载也是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的,前面至少丢失十代的资料,家谱记载迁移到甘肃600余年?(600年是否正确有待考究),但是我们有资料的只有目前14代,时间不到350年,按照家谱记载600余年那么前面应该有10代失考(预估)。到底是几代尚且不清楚。估算每一代年龄25-30岁间隔计算迁移时间约在元末明初,根据邻村重大发现:山西“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日前,我省高台县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块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镌刻的族谱碑。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仅是明代山西大规模向甘肃移民的新证明,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甘肃“晋商”在明代就开始出现,更重要的是,对“大槐树的子民”这一历史轶闻也是一种佐证。根据以上推算我们高台丁氏始迁祖迁移的时间明代崇祯年间。不过这些仅仅是本人思考。
专家研究分析
  曾向河西大规模移民
 河西学院历史系主任高荣对河西历史颇有研究,曾著《先秦汉魏河西史略》一书,书中记载:河西归汉以后,汉武帝将匈奴浑邪王及其所率四万余众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五原、西河五郡塞外,置“五属国”以处之。于是自“金城(兰州)、河西(黄河以西,张掖,酒泉,武威,嘉峪关)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由于此前河西人口以匈奴为主,在浑邪王降汉后,一度出现了“河西地空”的局面。为了巩固对河西的统治,进而“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汉朝在初置酒泉郡(距离高台100公里)后,即“稍发徙民充实之”。当时迁往河西者,“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
  河西学院历史系副主任闫廷亮告诉记者,明代的商人,“非晋即徽”,而且移民的渠道也主要是“随军、经商、生活所迫流浪”等三种途径。
  据《金张掖史话》记载:明初,河西“以夹一线之路,弧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对中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廷把河西屯田戍边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国策,寓兵于农,军屯、民屯分管,大兴屯田。当时,朝廷招募流亡或犯人为民屯,洪武初年,徙山西、山东等地移民数十万于河西垦荒屯田。
  高台县博物馆副馆长赵万钧赵万钧称,这块明代族谱碑是解放以来河西地区惟一发现的明确记载河西移民资料的出土文献碑,对于明代移民研究、谱牒研究、晋商历史,乃至明史和西北开发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谁是古槐底下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已经流传很广。人们在盘查祖籍时,常常脱鞋拉袜,亮出脚丫,验看脚小趾是何甲形。如果谁的小指甲上有几道竖纹,好像是两个指甲,那谁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的老乡了。传说,在当初移民时,官府因为怕人们逃跑,用刀子在每个人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至今,移民子孙的脚上小趾指甲盖都是两半的,据说都是被砍了一刀的缘故。而高台发现的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镌刻的族谱碑,则无疑给大槐树下的子民一个很好的佐证。
  听爷爷说当时遭到文化大革命影响祠堂被烧失去了宝贵的资料,趁此大会期间给众亲絮叨一下,凡有情况和我相似,我们可以相互联系共同寻租,互相交换资料争取早日有结果。所以现有的家谱资料只能从五世祖丁毓安 算起 排行四,前面三个兄弟失去联系,后续有几个弟弟也不知,始祖生于乾隆47年3月24日(1782年)娶妻杜氏生于乾隆52年7月7日共生三男:丁吉昌 丁吉运 丁吉刚 现有家谱记载始祖毓安公开始生活在甘肃高台镇羌堡 ,前面一到四代先祖名讳不详,资料缺少,进祖生卒年月目前不详,有劳各位族亲费心研讨,虽然有以上好多描述,但我尚且怀疑山西移民的传说,也许曾路过山西办理移民手续是真,qq:1007177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网站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丁氏网 ( 沪ICP备11015294号 )

GMT+8, 2024-3-29 18: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