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网站注册
查看: 10912|回复: 12

吕氏渊源和家谱世系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9 00: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吕氏网 2010年12月7日 吕耕
、春秋以前的吕姓
4000多年前,出自姜姓部落的伯夷有吕国,吕国被灭后,伯夷的部份子孙以国为氏,始有吕这个姓氏。(注意是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子孙,伯夷的其它后裔以齐、许、申….等为氏),当时,不仅姓的名称数量少,氏的名称数量也不多,吕氏作为姓下的分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氏之一。
随着历史进程,到商周时代,伯夷这部份以吕为氏的后裔,又一次分化吕这个大氏为众多小氏,先后易吕氏改用其它字作氏名,比如现在的时姓、甫姓等等。从目前资料可查到的,到春秋初叶只有姜子牙一个人在继续使用吕作氏,称姜姓吕氏名尚。(2600年前源自姬姓的吕锜一族,也开始用吕作氏在河东郡繁衍生息,这支吕的后裔一部分人以后又改用另外的字作氏,另一部份继续用吕作氏的后代随着时间的流失,上溯找不到其准确的传系后,就认吕尚为祖源,溶入到现今的吕姓中)
春秋时吕尚有齐国,他的子孙再一次的化姜姓吕氏为姜姓吕氏下的x氏,比如:齐太公吕尚的儿子丁公伋,除他的儿子乙公得继承齐国公的封位仍然使用吕作氏外,伋的其它子孙就以伋的谥号“丁公”的丁字作氏,演化成今天的丁姓。丁姓按古代的称谓,细一点叫应该是:姜姓吕氏之丁氏。再比如丘、尚、左、高等等几百个源自吕尚的姓氏,都是在齐国六百多年间,由于其祖上没有能继承齐国公这个公位而先后重新起的氏称。我们把这些出自吕尚,源派自吕氏的其它子孙的姓氏称作:姜姓吕氏之x氏。
在齐国这支姜姓吕氏不断繁衍又不断分化改氏的七百年间,史书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叫吕候的人,他是西周中期周穆王的司寇,由他制订的《吕刑》是中国历史第一部法典。这个人比吕尚晚四代,他是不是吕尚的子孙不好断定,不过根据又称他叫甫候来看,他应该是古吕国后化吕成甫氏之甫姓后裔,应该和吕姓没有关系。
在春秋时代的齐国,能够承嗣齐国公地位的历代诸候公继续使用着姜姓吕氏为氏,到了春秋末战国初,吕齐国的最后两个齐国公齐宣公吕积和齐康公吕贷时,姜姓吕氏作了最后一次变姜姓吕氏为姜姓吕氏之x氏,齐宣王吕积的孙子公孙吕忿看到田氏在齐国的势力愈来愈强,国家政权已摇摇欲坠。他唯恐政权有失,祸及家族,就到离齐国很远的“汲”,即今日的河南省卫辉市生活。公孙吕忿的子孙为避田氏所害,遂以“汲”地为氏,就是今天的汲姓。齐康公吕贷的一个儿子为怀念随康公吕贷放逐海岛时以青铜酒器钭作釜锅,烹煮野菜作食物,便以青铜酒器“钭”为姓,称为钭氏”,就是今天钭姓。
到了姓和氏合一为姓氏,简称为姓之后,齐宣公积和齐康公贷没有改变以吕为氏的子孙,就固定“吕”为姓氏,延用到今,吕便成了父姓传系的征纪。
《战国策》云:“凡吕皆齐人”表明吕姓源自齐国,源自齐太公吕尚。但是,《战国策》却忘了还有吕锜一支姬姓吕氏,不过现今很难找到这支吕姓的踪迹。原因是,这支吕姓由于人脉不旺人口不多;后来又找不到确切的传系就认吕尚为祖,溶入到吕尚这一支中。
随朝代更替,到南北朝随着最后一支叱吕溶入吕姓,完成了一支大吕和两支小吕的水乳交融,再也分不出你吕、我吕、他吕了。这时,天下的吕姓才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吕字,才有了今日“天下吕姓是一家”的团结和谐之洪钟大吕之音。

二、战国、秦汉时吕姓
春秋完结战国始,随着吕齐国最后一代齐公---二十世康公吕贷被田和所废失去公位迁海岛,食一城时,吕氏子孙开始作鸟散分别逃亡到韩、魏、齐、鲁四国。由此可见战国时最少有四个吕氏子孙在逃亡。他们都是谁呢?
1、逃魏的公孙吕忿。“汲”地,春秋时属卫国,战国时属魏之汲邑。公孙吕忿逃到汲邑后,改吕氏为汲氏,这支逃魏的吕氏退出了吕姓的行列。
2、奔韩的公子进。根据多家吕氏族谱记载:康公失国,公子进奔韩。韩是战国时期的一个诸候国,领土在河南郑州、洛阳之间,疆域北不过黄河,南不到准河。公子进奔韩后,流寓于韩境内,至到儿子吕忿生(或叫瑟生,)时才在韩的阳翟(今河南的禹城)定居下来。
关于公子进是谁的儿子?有人认为是宣公吕积之子,有人认为是康公吕贷之子。不管是谁之子,公子进一定不是有的谱碟所说,是宣公吕积另一个儿子吕庆之子。按周礼制,只有诸候国公的儿子才能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吕庆没有当过齐国公,他的儿子是不能冠以公子的称谓的。
公子进到底是宣公吕积之子,还是康公吕贷之子呢?
秦王政11年(前236年)吕不韦撰写的《吕氏世谱序》作了回答。他说:自康公吕贷“东迁海上,吕氏之存者寡矣。公子进几而作亡命奔韩。今距公子进五世尔。…下至于今,凡二十五世,作《吕氏世谱》以贻后人。”吕不韦自谓他是吕尚的二十五孙,(注:古代人说几世孙,是扣除笫一代始祖的)他又距公子进五世,而康公吕贷是吕尚二十世孙,由此,公子进是康公吕贷之子是没商量的了。这个谱序还是可信的,自康公吕贷到吕不韦仅六世传承,吕不韦的爸也是个商人,他断然不会记错太爷公子进的名讳和履历的。公子进亡命奔韩应在康公吕贷失位之前,而且己成年,否则,他就会同老爸一起迁到芝罘岛的。
用康公吕贷到吕不韦之间的平均岁差来看吕不韦所言也是正确的,康公贷生于前455年,吕不韦是前292年,相间是五代人,(455-292)/5=32.6岁,符合三十年为一代人。
另外,多个吕不韦一支族谱也排序公子进为康公贷之子。
公子进奔韩后生吕忿生(始定居阳翟)、吕忿生吕楚纲、吕楚纲生吕廪,吕廪生吕不韦,后来吕不韦父子去邯郸往来贩贱卖贵。再后来去秦国作相国,公元前235年秦相吕不韦被秦始皇所逼饮鸠而死,其族人被秦始皇迁川蜀之地,吕不韦的后裔于两汉时在川蜀繁衍生息,到三国时有后裔吕凯一脉扬名政界。公子进这脉吕氏后裔至三国时的传系是清楚无误的,公子进—n代吕不韦—n代吕凯…..。迁徙地为:齐—韩(阳翟)--咸阳---川蜀。
3、避难于莱的公子祁。齐太公吕尚的后裔中有两个叫公子祁的,一个是齐国13代公-惠公吕元的儿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改称高氏,是今天高姓的一部分。另一个公子祁是齐国20代公康公吕贷的儿子。两个公子祁相差7代人。本文所说的公子祁是后一位。
4、在公子进奔韩的同时,公子祁避难于莱。战国时期齐国莱地在今山东龙口(原黄县),不是今日的莱州,莱州战国时叫夜邑。公子祁为逃避齐田氏所害避难于齐,只能避到田氏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某处齐地了。莱州在胶莱平原东隅,地势平坦交通便捷,人口稠密,自然不是避难之地了。黄县的地形是山与丘陵相间,适合于公子祁避难。
在莱地,公子祁生光大,光大生吕敏,吕敏生谁?至此,各种谱碟开始众口不一。有些谱碟认为吕敏生吕不韦和吕不伐兄弟两个,这显然是错误的,吕不韦所撰的《吕氏世谱》讲了自己是公子进的五世孙,并非公子祁之后裔,仅凭一个名字不韦、不伐的“不”就拉二人为亲兄弟太牵强说不过去。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同姓又同名的人太多了,更何况相同个“不”字呢?这些族谱在这以后的几代传系中有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把《唐书》中所说的康公吕贷的七世孙吕礼列为吕不韦的四世侄孙。
吕礼这个人的履历还挺复杂,秦昭襄王(前306年-251年)他先是在秦为将,他是个反战者,他认为总是打仗,按秦国的制度,将士立了军功后得分封土地奖赏,仗打的越多,分封的土地越多,长久下去土地会奖赏完的。吕礼又是个敢说话的人,别人不敢说,他敢言,公元前294年“人屠”白起要攻打新城起,他提出反对,开始遭到昭襄王的妒恨,要杀他。吕礼只能途经魏国逃到了齐国,伙同老朋友周最用计当上了齐闵王的国相。当齐和秦要在诸候国中当霸主分称东帝和西帝时,公元前288年他又舍命回到秦国,劝秦王不要树大招风称帝,从而引起其它诸候国的不满而遭围攻,他说要称帝就让齐闵王称去吧。吕礼身为齐相,食齐君禄却为秦着想,真不知他是怎么想的,也许,他忘不了田齐当年灭了祖先吕齐的庙祀之恨?这还真不好说。后来,吕礼在齐受到孟尝君等人的妒恨,这些人一口咬定吕礼有野心,要当秦齐两国之相,孟尝君用计要置吕礼于死地,吕礼便再次逃离了齐国。
根据吕礼这个履历,白起打韩国的新城是公元前294年而推算,吕礼的生辰最晚也应该在公元前320年。历史上记载吕不韦生于公元前292年,如果吕不伐真是吕不韦之兄弟的话,吕不伐大约生在前282-302年。把一个公元前320年就出生的吕礼,说成晚生近20年的吕不伐之四世孙,是这些族谱的一大败笔。
哪么,历史上吕敏生谁呢?也可能吕敏真的如同众多族谱所讲哪样,吕敏生吕不伐,但是,前提必须是,吕不伐不是吕不韦的亲兄弟。他们源是康公吕贷,不过他们早在公子进和公子祁时就开始分支了。这些吕氏族谱出现如此大的败笔,综其原因,无非是犯了中国所有姓氏谱碟都喜欢把历史名人穿成串当自己祖先的通病。
如果删除这些族谱中有关吕不韦和吕不伐是亲兄弟这个败笔,避难于齐的公子祁的传系是:公子祁—光大--吕敏--吕不伐---吕雍—吕威-吕礼,正应了《唐书》75卷“十九世孙康公贷为田和所篡,迁于海滨。康公七世孙礼,秦昭襄王十九年自齐奔秦,为柱国、少宰、北平侯”之语。
这七世间平均岁差为22岁,这也是一个说的过去的传系。
自此,避难于齐的公子祁这支吕源,在齐国莱地沉寂了120多年后,到七世吕礼这代;还有奔韩的公子进之后裔六世吕不韦这代,族叔侄二人先后在秦、齐大地上,大张吕姓之旗帜,吕氏再一次活跃于历史舞台之中。
到了西汉初,吕礼的孙子吕青以楚国的令伊身份加入刘邦的汉军,汉朝立国后吕青封为阳信候,吕青卒后,候位由儿子吕臣嗣,自吕礼向下的传系为:吕伯昌(弟吕仲景)--吕青—吕臣—吕义-吕它—吕善。吕臣的宁陵夷候国位则由吕臣的另一个儿子继承,其承嗣是:吕臣—吕谢—吕始—四世候(汉书无名讳)—南陵公大夫吕得—吕潭(因坐酎金免候)--七世(无候位)--八世(无候位)--长陵大夫吕阳。吕礼这脉吕至到了唐朝还有有玄孙隋州刺史吕仁宗承其源流。
从《史记》、《汉书》、《战国策》、《新唐书》上看,吕礼这脉吕氏和高皇后吕雉的那支吕,同源于公子祁,但是到汉初时,血缘关系上最少有五服的分支,否则,会在吕后死后的“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的诛吕中受牵连。
4、逃命于鲁的吕x。鲁国都城曲阜,在泰山以南,略有今山东省南部,兼涉河南、江苏、安徽三省之一隅,春秋时鲁国就开始积弱,领土不断缩小,公元前249年,鲁灭于楚。逃命于鲁的是谁?翻阅了好多史料找不到蛛丝马迹,就不好武断下定义了。不过从吕雉的父亲吕文避仇从单父迁沛的史料看,逃鲁的应该是吕文一脉。单县古称单父,由舜帝的老师单卷居住地而得名。周成王封少子臻于此,为单子国。春秋初期,属宋国,后为鲁国单父邑。战国初期,复属国。
这一脉吕氏在西汉初,历经封吕王到诛吕的大起大落,命运惨淡。吕雉一脉历来被封建正统历史认为是大逆不道之徒。不过凭心而论,吕雉之所以走上极端之路,也是无奈之举,她没能摊上个好夫君和一个能扛的起放的下的儿子。刘邦这人从来就是一个自己的性命高于他人之命的无赖之徒。当亭长时好色好酒,无钱买酒就欠帐,吕雉还得用刘邦欠谁家的酒钱,谁家的生意就红火,来掩饰刘邦的劣迹。当刘邦被项羽的楚军追急时,他能从奔跑中的车上,推下刘盈和鲁元一对亲生儿女减轻负重,自己逃命。作了皇帝后在朝庭上,能当文武百官之面,摘下儒生的帽子尿在里面,发泄对儒家之道的不满。他想诛灭韩信,却又怕打虎不成被虎伤,就躲到外地,让吕雉出面诛杀韩信,成则更好,不成,则可以把责任全推到吕雉身上,可见其心之阴恶。如此恶劣之皇帝加上一个软弱之子刘盈,吕雉也只能封娘家的人为王候了。
无奈的吕雉一族不仅被外姓人唾骂,就是好多吕氏族谱也不屑于加上吕雉这一段人的传系。目前,只有北方的几家族谱有吕雉这几代人的传系。而且认为吕文这脉吕氏是后来的河东—东莱吕氏之源。
从史书上看,吕雉死后,在公元前179年诛吕的杀戳中 “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这一脉的吕氏除了先期犯错被免王的吕嘉、吕种有可能逃过杀戳外,其它人活命的机会不可能存在。如果公元前182年冬十月,位居吕王之位的吕嘉因骄恣而被免王后,能老老实实到乡下作三年的庶民的话,还是有可能脱过公元前179年的诛吕,这样,就可能存在像有的族谱所说的吕嘉生吕霸这个传系。
另外,吕文这脉吕在单县和沛县时不仅只有吕文一家一户。《汉书》18卷中,有一个叫吕更始的胜候,他以舍人郎中起家,是外戚中唯一一个不是吕文子孙的人。吕更始能进入外戚恩泽候表中,却又不是吕文的子孙,封了候后又在诛吕时被诛,说明吕更始这人是吕文近支的后裔。
除吕更始这人外,吕文这脉吕还有近支吕文和。据《晋书》载:“吕光,字世明,略阳氐人也。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父婆楼,佐命苻坚,官至太尉”。
汉文帝初正是吕雉死后诛吕时期,吕文和的家在沛,沛地正是吕文一脉发迹之地,从时间和地点两方面看,吕文和和吕文一定是在三服之内。吕文和避诛吕之难,从沛地逃到今天的甘肃,溶入到少数民族氐族中生息繁衍,历经西汉、东汉、三国、晋四朝450多年后,至南北朝时,作为吕雉的族人吕婆楼再次震掦吕氏之名,佐助前秦皇帝苻坚立国。吕婆楼的儿子吕光396年夺前秦皇帝位,改国号大凉,吕光为大凉国太祖武帝,实现了同族吕雉没能实现的皇帝梦。吕光、吕绍、吕篡、吕隆四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四位吕姓皇帝。
从地理位置上讲,逃鲁的吕氏子孙应该是吕雉这支单父之吕。然而,人是活的,是会因为战乱、衣食温饱、仇杀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随时从甲地迁徙到乙地的。迁移流寓时只是一个个体,定居后生儿育女就变成了一个群体,再过几十年后,群体中的多个个体再次迁徙,……周而复始。如果没有详细的记录,很难圈定吕雉这支吕是否是逃鲁之人的后裔。
现在,我们只能说,康公吕贷失国后,最少有三个吕氏子孙奔波流寓到各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三支以上的吕姓之源。人为的去匡定后来之人的祖源,是不客观地。人为的把历史上的所出现的名人穿成串视为自己的历代祖先,就更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本来的祖源。
我们应该看到,在没有现代的快捷交通工具,又不具备现代的通讯条件,读书识字的人又不多的古代,好多东西是靠口耳相传到来的。以讹传讹就在所难免了。族谱的撰修传承也如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苛求流传下来的族谱必须完全正确无误。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完全盲从先人留下的族谱,抱着祖宗的规矩不能变,而不去探竞求索。
族谱不仅仅是姓氏繁衍过程的记录,它更应该是一种姓氏文化;它更应该是中国五千年进程史的辅助史,我们通过对姓氏文化的不断学习、探讨、求索,从而也吮吸出自己有用的养料。

三、吕锜一支
在前文我们梳理了以吕尚为祖源的姜姓吕氏,历经七百年的繁衍发展,至战国初齐康公吕贷时,吕贷的子孙分别奔魏、韩、齐、鲁等地生息,这几个人的后裔组成了现代吕姓之主源。
据公安部2008年的统计资料,吕姓人口大约有5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千分之四略强。如果按这个比例来推算,西汉初年全国2千万总人口中,吕姓的人口大约为8万人。(虽然这样推算不太科学准确,但是,能粗略的反映出西汉初年吕氏人口大致在5-10万之间。) 这些人口中除了吕尚一脉外,其余的就是晋大夫吕锜一脉。
晋国和齐国都是周代的诸侯国,领地在今山西省南部。公元前646年,因为晋国第十代国君晋惠公拒绝向秦国卖粮食赈济饥荒,秦穆公大怒,在韩原之战打败晋国,由逃亡他国19年的公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即晋文公。
追随公子重耳外逃的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晋文公逃亡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其为大夫。魏犨是一介武夫以勇力闻世,是晋文公手下主要将领。他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改称吕氏。细一点说,这脉吕氏应该称作:姬姓魏氏之吕氏。
吕锜之所以能够在晋国有封地,归功于他能力突出,战功卓越。公元前597年,晋楚决战于今河南省郑州东。晋军溃败,撤退途中,下军大夫荀首见自己的儿子被楚国俘虏。就不顾一切,率领家族部队杀了回去。吕锜作为荀首的下属,也奋不顾身的跟随主将回头拼命杀敌,而一举成名。
公元前575年,晋楚两国在今河南鄢陵决战。决战中,由吕锜率领吕家军一阵冲锋,见距离楚王的战车很近了,吕锜抬手一箭,射中楚王眼窝。流血不止的楚王叫来楚国的神箭手养由基,递给他两支箭,命令射杀凶手。养由基一箭正中吕锜脖颈,吕锜当场死亡。
鄢陵决战是魏锜生命中最辉煌的最后一战,由此,吕锜英名彪炳千古而进入史册。
吕锜的儿子吕相,也叫吕宣子,是吕家文彩飞扬之士。公元前578年晋国派吕相为使者,宣布与秦国绝交。吕相写下了千古雄文《绝秦书》。行文洋洋洒洒、慷慨激昂,收放自如,词句华丽。给后人留下至今还在沿用的“戮力同心”、“痛心疾首”、“惟利是视”等几个成语。
目前,能查到的这脉吕姓的传系仅是:魏犨→ 吕锜→ 吕相→吕献 →吕襄 →吕俊 → 吕曼多 →吕文 →吕须 →(吕恒子、吕甥、魏桓子)。 吕甥的部份后裔后来改吕氏为生(甥)氏,魏桓子的后裔又改回魏氏。
秦前,这脉吕氏的主要生息活动地在山西一带,根据地域来看,三国时九 原(属今内蒙)的吕布有可能是其后裔。有人讲现在山西有一部份吕姓也是其裔,这也是有可能的。
生命是条流动的五彩河,历经几千年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己经很难找到这条五彩河的源头和确切的流域地了。吕尚一脉是主流,吕锜一脉是次流,厚主薄次的态度是不可取的。各个姓氏的历史都是主流和次流集合交溶在一起才汇成了现今姓氏的滔滔洪流。
这脉吕氏后裔哪里去了呢?一句话,这脉吕氏后裔就生活繁衍于今天5百万吕姓人群中。

四、吕霸
自康公吕贷始,吕氏子孙开始分支,最少形成了,齐、鲁、魏、韩四支,加上姬姓魏氏吕锜一支,起码有五支吕姓之源流沿各自的河床潺潺流动。他们在流动中发展壮大,再分支,再壮大……。然而在这个发展壮大过程中,五支吕氏却又纠结到一起,变成了汉尚书令吕霸一人的后裔。
历史上有两个叫吕霸的人,一个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吕蒙之子吕霸,吕霸汝南富陂人(安徽省阜南吕家岗)。220年吕蒙43岁卒后,儿子吕霸承袭其爵位,“与守冢三百家,复田五十抨。霸卒,兄琮袭侯。琮卒,弟睦嗣”见《三国志》。另一个是汉朝的吕霸。二者相差约四百年,二者是否有血缘传承?或是同宗?就不得而知了。本文所讲的吕霸是后一个汉代吕霸。
吕霸,南方族谱(以下简称南谱)认为他是吕威之子,北方族谱(以下简称北谱)认为他是高皇后吕雉这支吕嘉之子,朱熹谱序(以下简称朱谱)则认定他是吕桂之子。在历史上,吕威、吕嘉、吕桂是三个不同的人,不存在是同一个人的名、字、号的不同称谓。这个吕霸是不是汉代时同名同姓不同人的三个吕霸?回答是:否。因为三家的传系图上,都说吕霸生了五个以大鸟为名的儿子:吕鸿、吕鹄、吕鹤、吕鹏、吕鸽。孙子是吕征(征),重孙吕陵。可见是同一个吕霸了。
南谱认为:宣公吕积生公子祁--光大--敏--不伐--雍--威--吕霸。吕霸是吕尚25世孙。
北谱认为:康公吕贷生公子祁--光大--敏--不伐--雍--威--文--泽--台--嘉--霸。吕霸是吕尚30世孙。
朱谱认为:康公吕贷生缓--砧--勰--毓--球--礼--伯昌--青--马童--瑕--青眉--德--宪--桂--霸。吕霸是吕尚34世孙。
按30年为一代人计,南北谱吕霸相差150年,南朱谱相差270年。
三个谱,哪个更接近客观实际?
显然,南谱在年龄上立不住脚。吕霸如果是吕尚25世孙,按康公吕贷的出生年比较,他应该和吕不韦、吕礼都是秦和前秦人物。轮不到作西汉尚书令。
北谱也说吕霸是汉尚书令。西汉沿秦朝三公九卿制,尚书令为少府的属官,掌文书及群臣的奏章,汉初,无尚书令官名,相同职责的官员称仆射,汉武帝时以宦官司担任,称中书令。成帝时改用士人. 东汉刘秀建立"尚书台",才成为国家行政机关.尚书令即"尚书台"的官员,掌握行政决策参与权.成为对君主负责一切政令的首脑.。因此,首先北谱在官名上站不住脚。
其次,北谱认为吕霸是吕嘉之子,也很难成立。公元前187年吕雉下令割刘肥的齐地济南郡为吕国,封其侄吕台为吕王。第二年,吕台身亡,由儿子吕嘉嗣吕王。公元前182年因吕嘉居处骄恣而废。由叔叔吕产为吕王。2002年章丘洛庄汉墓出土的“吕大官印”、“吕内史印”等封泥证明了这段历史。汉初诛吕是残酷无情的,吕雉一脉活命的没几个,既使吕嘉一家逃劫难,汉朝也断然不会让反臣之子仕官。
相比而言,似乎朱谱所讲接近史实。然而,朱谱下一句却砸了锅。“霸娶太原太守王殷女生五子……..”。王殷其父王霸生活在两汉交替之际,王殷是东汉中山(河北定州一带)太守,。按朱谱所排序,吕霸的重孙子吕陵时才到东汉,作了东汉的太原太守。这中间隔了三代人一百年有余,一个西汉的尚令怎么能娶晚了百年的东汉太守之女作妻?
吕思勉先生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说:“贵族的世系,在古代是有史官为之记载的。记载天子世系的,谓之帝系;记载诸侯卿大夫世系的,谓之世本。至于平民,既无人代他记载,而他自己又不能记载,遂有昧于其所自出的。后世的士大夫,亦多不知其姓氏之所由来的。这因为谱牒掌于史官,封建政体的崩溃,国破家亡,谱牒散失,自然不能知其姓氏之所由来了。”
汉朝的刘邦来自社会低层,自然汉代的封建门阀制度并非强悍。到了汉代的末期,历经两汉426年封建体制培育,贵族门第得以彰显。“汉末大乱,各地方的强宗巨家,开始播迁,到了一个新地方,还要表明其本系某地方的某姓;而此时的选举制度,又重视门阀;于是又看重家世”。到魏晋时士大夫选举制度的需要要撰修家谱了,但是,封建政体的崩溃,国破家亡,谱牒散失,士大夫所能找到的仅是史官留下的,记载诸侯卿大夫世系的世本残片,他们只能移花接木、牵强附会把世本中的同姓之人写在家谱里作祖了,以此又能证明自身血统的高贵。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一本本满目非公即卿拼凑起来的传系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网站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丁氏网 ( 沪ICP备11015294号 )

GMT+8, 2024-12-21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