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网站注册
查看: 13686|回复: 0

丁姓分布与起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1 15: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分布及迁徙
丁姓,在《百家姓》里居第177位“……丁宣贲邓,郁单杭洪”;分布很广,尤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为多。此外如北京,河北之尚义、乐亭,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广东之新会,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河口、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也有分布。望出济阳、济阴、陈郡、谯国、扶风、西河。汉、满、回、壮、京、彝、侗、苗、瑶、蒙古、朝鲜、傈僳、景颇、东乡、保安、土家、高山、鄂伦春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这是一个为多个民族所共有、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俱予收载。
丁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八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七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6%左右。
丁氏支源众多,但大致上,山东为其最早发源地,后在当地发展成为丁氏最大的济阳郡望,山东丁氏一族亦是各地迁播的主源头。
秦、汉时期,丁氏族人聚居地主要在今山东、江苏、河南境内,同时,河北、陕西、广西、湖北、广东等省也有少量丁氏族人落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导致了丁氏族人频繁的迁徙,可谓丁氏族人历史上播迁的昌盛时期。三国孙吴的孙匡改姓丁,为丁氏族人的发展加添了新的支脉,江苏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区成为此支丁氏族人繁衍的主要区域。这一时期,丁氏族人仍以山东、河南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氏族人迁入者。
唐朝时期,济阳丁氏族人有入居福建者。据《漳州府志》记载:“陈元光军谘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济阳,后徙光州固始,总章二年,从元光开漳州。”此支丁氏族人在唐朝末期迁居泉州、广东等地。
宋、元时期,有江苏人丁谓后人分居于崖州(今广东省崖县西北)和广州。有丁允文、丁肇宪分别开基广东潮州和梅州,被视为当地始祖。
清朝时期,居于福建、广东一带的丁氏族人有移居台湾的,后徙居泰国、新加坡、美国等地。至此,从宋朝以来散布全国各地的丁氏族人已日趋向世界各地延续其支脉。
今日丁氏族人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多此姓,这十一省的丁氏族人约占全国丁氏人口的70%以上。
二、起源
稽《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的记载及有关文献资料,丁姓起源有5大源头:
1、丁氏最早产生於商代——丁国
古丁国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中期已经存在,但不知其世系和姓属。《郡国志》载:“商时丁侯叛,武丁讨之。”由此可知,商朝末年,古丁国尚存,根据甲骨文和殷商武丁时期国都所在地判断,丁国大概在河南一带(一说在今河南西峡县,有丁河)。丁国可能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方国,有力量能和殷商一较高下。[注:武丁,约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子姓,根据《今本竹书纪年》名昭,是中国商朝第23位国王,共在位59年。武丁从大邑商(洹北商城)迁都到洹水南岸的中商,就是现在“殷墟”,开创了殷墟时代。]
另外据吕尚《太公金匮》云:“武王伐殷,丁侯不朝。尚父乃画丁侯,三旬射之。丁侯病大剧,使人卜之,祟在周;恐惧,乃遣使者请之于武王,愿举国为臣虏,武王许之。太师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丙丁日拔目箭,戊巳日拔腹箭,庚辛日拔股箭,壬癸日拔足箭,谓使曰:‘归矣。吾已告诸神,言丁侯前畔义,今已遣人来降,勿复过之。’比使者归,子之君所息念矣。使者辞归,至,丁侯病乃愈。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至。”由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丁国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丁侯当时没有臣服周朝,却没有遭到武力征服,而是吕尚用巫术迷信的心理战术将其击败,使其臣服。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曾经和殷商对抗的丁国军事实力强大,不可贸然进攻。另外,丁国在诸侯中的威望也非同一般,具有领头羊的性质。丁国向周朝臣服后,“四夷闻之,皆惧,各以其职来贡,越裳氏献白雉,重译而至。”但是后来,丁国终为周武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可见,强大的丁国即使表示臣服也是不能让周武王放心的。
(按:《郡国志》载之丁侯与《太公金匮》载之丁侯,应是殷商的诸侯国——丁国的不同代的国君。)
故《姓氏考略》注引《太公金匮》称:“‘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袁义达等《中华姓氏大辞典》称此“当以国为氏(应为姓),见《姓考》。”
此丁姓当来源“子”氏。商汤率诸侯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武丁之叔父)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亳、殷皆为今河南属地,丁国亦在河南,说明丁国是拱卫商朝国都的诸侯国。愚以为,能被分封在丁国的诸侯,非商朝王室之直系后裔莫属。能符合这一条件的商王族成员,窃以为非商朝开国国君高祖成汤之太子大丁(亦称太丁,名托)之后裔莫属。太丁(生卒年不详),殷墟甲骨卜辞作大丁,姓子,名丁,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太子,成汤的长子。据《史记》的记载太丁未及继位便已去世,所以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太丁的配偶妣戊也受到殷人的周祭。史学家认为成汤有太丁、外丙、仲壬三子,太丁作为嫡长子被立为太子,因此纳入殷人周祭当中,然而太丁却先汤而死,未曾即位为王。从甲骨文的记载看不出太丁即位为王的情况。太丁作为一个地位声望显赫的大商王族,且一步即可登极的储君,其本人的食邑或其后嗣的封地紧邻大商国都是很合理的。故丁国,除了以封地之名(丁河)为国名外,更可能是以太丁之名为国名,是为奉祀太丁的诸侯国。有资料显示,商朝甲骨文中关于太丁的卜辞甚多,因而有考古学家认为,他曾协助商王成汤主持军事。也就是说太丁作为太子储君,跟随其父成汤为建立、稳固商朝基业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然英年早逝,令人叹息。鉴于太丁的地位、功绩和壮志未酬之结局,其父成汤也好、其弟外丙也罢,为太丁立国配享不难理解。呜呼!太丁以非国君之身享国君之祀,其功业何其壮丽,然商朝文字史料流传下来的很少,后世竟不能一窥其风采。
商朝子姓。故丁国后裔子孙以国为姓,丁氏始焉,其本源是商之国姓“子”氏。
2、出自姜氏
《中华姓氏大辞典》注称:“(丁),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子伋,谥丁公,支孙以丁为氏。”然而,郑樵《通志·氏族略》注称:“(丁),姜姓。齐太公生丁公伋,支孙以丁为氏。”归“以次为氏”之例。谥法虽始自周,周自文王以后,世世称谥。是时诸侯犹未能遍及。晋、鲁,大国也。鲁再世伯禽,称鲁公;晋再世燮父,称晋侯;曹、蔡皆四世,未称谥;齐再世伋,称丁公;三世得,称乙公;四世慈母,称癸公;五世哀公不辰,而后称谥。则知所谓丁公者,长第之次也。因而可以断定:《元和姓纂》、《姓氏考略》以及《中华姓氏大辞典》称“丁”“以谥为氏”,是不够确切的!
以谥号为源的说法是:丁姓,源于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谥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记载,丁氏源出姜太公之子伋。炎帝神农氏是少典的儿子,因居住在姜水之滨,于是以姜为氏。姜姓子孙经夏、商两代,到周时有姜姓吕尚,俗称姜太公。他西周初年任周太师,因辅佐周武王姬发灭商有功,封于齐(今山东北部)。姜太公的儿子姜伋,在周成王姬诵执政时期时为周王朝重臣,又是后来周康王姬钊的顾命大臣,对周王朝有辅佐大勋。姜伋逝世后,周王室敕封其谥号为“丁公伋”,其后裔子孙中便以其谥号为姓氏者,称丁氏,史称丁氏正宗。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为得姓始祖。
以次为姓的说法:来源于先天八卦的宫位理论,“把日干当作庚,甲壬庚戊己丁乙葵,年干作偏才宫(乾)年支作正印宫(坤),以此类推”。窃以为,是为正论。
出自姜氏的丁姓始兴地---昌乐营丘:昌乐营丘还是营丘改名临淄关系到姜吕丁氏的祖根,历来争论颇多。随着现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能方便地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而今,基本明确昌乐营丘是为正宗。根据《青州府志》记载,姜太公封地在今天的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营丘。《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荝;汤时,有逢伯陵;周以封太公为营丘。昌乐营丘是也。姜太公治齐,又经二世丁公,三世乙公,四世癸公,五世哀公。哀公时纪侯谮之周,周王朝烹哀公,立其弟,称胡公,胡公迁都薄姑。周历王十九年(公元前860年)齐哀公的舅父(名山)率营丘人袭薄姑,杀胡公,自立后国君,称献公,把国都迁至临淄。
始祖丁公的称谓:丁氏子孙皆颂丁公伋,实为不妥,伋祖为姜氏吕姓,全称应为周齐丁公姜吕伋。
丁姓出自姜吕氏的另一佐证—丁若:根据《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丁若,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所载。注云:“姜姓,《风俗通》: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因氏焉。晋遂兴令丁若坚,高密人。”此以邑谥为氏。谥当指“丁”。郑樵注“丁”提及“丁公伋”亦即“齐丁公”,乃以次为氏。《中国姓氏大全》称战国时齐丁公之子懿伯以若为采邑……。《通志·氏族五》载晋丁若坚。遂兴县,按晋朝区划属扬州(州治建邺)庐陵郡(郡治石阳县)。
愚以为,以周齐丁公姜吕伋之“丁”为“丁”姓,始于懿伯丁若氏。懿伯后裔子孙有省文简改复姓“丁若”为单姓“丁”氏,亦有保留复姓“丁若”,复姓至少传至晋朝。是哪一代子孙简改,是因何故简改,已不可考。
3、出自周朝之宋国
出自周朝对商朝遗民微子启的封地,属于以先祖字号为氏。《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湣公共立。” 世系传承“宋微子 →微仲 → 宋公稽 → 宋丁公 → 宋湣公”。宋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微”是国号,“子”是尊称),宋国(今河南商丘)开国远祖,第一代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吕氏春秋》称微子、微仲与纣王三人同母,但是其母在生微子和微仲时尚未成为妃,所以是庶子)。微子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宋国,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一带地区。在宋丁公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字号为姓氏者,称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此丁姓与丁国之丁姓,同属子氏,乃大商王族后裔,远祖成汤。
4、由别姓改而为“丁”
(1)为孙姓所改。《三国志·吴志》注引《江表传》载:“孙权因孙匡烧损茅芒致乏军用,别其族为丁氏。”
(2)或为于姓所改。《姓氏考略》注引《枫窗子牍》载:“宋有无赖子于庆,欲依丁谓。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名宜禄,后果得意。”
(3)出自明朝初期苏州阊门邹、丁二氏,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在丁氏族人中,有一“活丁死邹”的独特家族。相传,明朝初期,在苏州有一邹氏人家因战乱未平,生活拮据,不得已将孩子送给了一户丁氏人家。后来这个孩子勤奋读书,考取了功名,还做了大官,于是那邹氏人家就要取回孩子,还姓为邹氏。丁氏人家辛苦抚养孩子成人,当然不肯,两家为此闹到了公堂上,地方官员无法判断,于是最终闹到了皇帝那里。明太祖在了解了事因之后笑笑说:“这好办得很:活着姓丁,死了还姓。”皇帝金口如同圣旨,两家只得遵旨。从此,该支丁氏族人在活着的时候称丁氏,去世后安葬时棺头写“丁”,棺尾写“邹”,幕外碑铭邹氏。
(4)“死丁活王”。无独有偶,邹丁氏是“活丁死邹”,安徽省来安县杨郢乡宝山村王郢组,有“死丁活王”之王丁氏。至于“死丁活王”的原因,他们祖辈的传说:丁士美晚年有一次在皇宫陪娘娘下棋,棋子掉地上了,他俯身去捡,无意中摸到了娘娘的脚,他大惊失色,认为那是冒犯皇上罪该万死,便慌忙逃回到老家,然后吞金而亡。死前嘱咐后代改姓王,死后才能姓丁,免得朝廷问罪。然此说被丁士美之十三代孙否定。(丁士美(1521——1577),明朝嘉靖38年状元,三朝元老,两代帝师,历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曾纂修国史、实录,并主持重录《永乐大典》。卒后御赠礼部尚书。)
5、少数民族改汉字姓氏丁姓
(1)因赐姓而改。《续通志·氏族略·总论·赐姓》载:“明赐元人姓名:丹朱尔曰丁顺。”明朝初期,蒙古族黄教学者丹珠尔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为丁,其后裔子孙世代相传丁氏至今。丹珠尔,据说是第三世达赖喇嘛三位侯选灵童之一的香根,是元、明之际的学者,他精通藏语、蒙语、汉语、维吾尔语、西鞑靼语(斯拉夫语,即俄罗斯语)等诸多语言文字,主持修纂了著名的苯教佛典《丹珠尔》一百六十四部(今只保留有一百二十部),他的姓名亦因该部佛教重典而得称。
(2)蒙古族敖陶格图氏,源以地名为姓氏,出自敖陶窑子古城(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敖陶窑子),明朝初期迁居大兴安岭地区,明朝中叶即多冠汉姓为丁氏、林氏。
(3)回族丁氏,历史也较久远。明代大儒杨士奇在其《东里文集》称:“丁鹤年,其先西域人(谨按:实乃回纥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国,因以为姓。”
《中国人的姓名·回族》亦有较明确的表述:回族之丁姓,来自于阿拉伯文“……底尼”──含有“宗教信徒”、“圣裔”之意──促读(“底尼”而得)“丁”音。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男子,为了表示对宗教的虔诚,常在名字之后缀以“底尼”(丁),如伊普迪哈鲁丁、奕赫抵雅尔丁、荻独步丁、职马禄丁(丁鹤年之父)、吉雅漠丁(丁鹤年之从兄)等,其后皆以丁为姓。
元代有名瞻思丁者(全名“赛典赤·瞻思丁·乌马儿”,阿拉伯语音译──或称:“赛典赤”汉意为“荣耀的圣裔”;“瞻思丁”汉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儿”汉意为“长寿”),西域回回,元世祖忽必烈拜平章政事,行省云南,生五子,为云南回族赛、纳、哈、马、沙、丁、速、合、闪、撒、金诸氏之宗。云南回族丁氏,出自赛典赤·瞻思丁之长子──纳速剌丁,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
(4)现代保安族之丁姓,又似于回男取姓,与宗教信仰有关,亦源于“……底尼”。其先有名“加麦丁丁”者,意为宗教之美;或名“努尔丁”,意宗教之光。后取其尾音谐“丁”字而为单姓。
(5)清代高丽族亦有丁氏,世居恩山县地方(见载于《清通志·氏族略》)。为现代朝鲜族丁姓之先,疑为汉族丁姓融入。
(6)景颇族丁氏,《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载:丁西尼,景颇族姓氏。汉意为“铃”,以之为姓。有资料称:景颇族之丁氏,由其载瓦支跑磨氏所改,云南潞西县营盘寨有丁江崩,茶岐景颇族。
(7)彝族丁氏为其尼质氏所改。云南雷波县田坝有名尼质·阿车者,后改姓丁。
(8)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定吉哩氏,满语为Dinggiri Hala,世居黑龙江西城(今黑龙江克山西城镇)。后有鄂伦春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鄂伦春族定吉哩氏多冠汉姓为丁氏。
(9)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丁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丁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载有“仃”姓,注云: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阳泉、晋城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祥其源。疑为丁姓之分族。
三、汉族丁姓之分类
根据丁姓的不同起源,我们可将丁氏分为汉族丁氏和少数民族丁氏两大类别。
汉族丁氏——简称汉丁,可分为:
商丁,商丁侯国之后裔;
齐丁,周齐丁公姜吕伋之后裔;
宋丁,周宋丁公之后裔;
易丁,孙丁氏、于丁氏、邹丁氏、王丁氏。
四、汉族丁氏郡望堂号
郡望即地望、郡姓。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地望,即姓氏古籍中常用的“郡望”,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每郡显贵的家族,意思是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历代的姓氏书中,其中有一类是以论地望为主(如唐代柳芳的《氏族论》和南朝刘孝标的《世说新语》)。《百家姓》刻本,也往往在每个姓氏前面注明了“郡望”。
唐人始著郡望。由于某一姓氏的姓源或发祥、聚集、变迁之地非止一处,于是一姓常常不止一个郡望,但通常以其中一个郡望为主,以区别主从及尊卑。郡望现象到现在尚不绝迹,归因于人们的寻根念祖的观念意识。现在人们还很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特别是现代寓居异国他乡的华人,大都把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子,常常以同姓、同郡望来联宗认亲。
汉族丁氏郡望--济阳郡
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济阳县在唐朝初期并入冤句县。晋朝惠帝时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县以及定陶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正阳县不远。晋惠帝后来将陈留郡的一部份划出来设置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地在今河南省兰考县、山东省东明、定陶两县一带地区,距今河南省德正阳县不远。东晋后期晋室南渡后,济阳郡被废黜。大唐天宝元年(742),改济州为济阳郡,治卢县(今山东长清县孝里镇广里村),领卢、平阴、长清、东阿、阳谷、昌城等县。天宝十三年,郡废。
汉族丁氏堂号
堂号,本意是厅堂、居室的名称。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古代同姓族人多聚族而居,往往数世同堂,或同一姓氏的支派、分房集中居住于某一处或相近数处庭堂、宅院之中,堂号就成为某一同族人的共同徽号。同姓族人为祭祀供奉共同的祖先,在其宗祠、家庙的匾额上题写堂名,因而堂号也含有祠堂名号之含义,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是家族文化中用以弘扬祖德、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是寻根意识与祖先崇拜的体现。所以,堂号和郡望一样,都是中国姓氏文化中特有的范畴。也是中国人进行寻根问祖时不可不先熟悉的一个概念。
现汉族丁氏堂号据说有六十余个。摘录几个:
济阳堂,以望立堂,为大多数丁氏所公认的祖堂;
五果堂,无为丁氏;
易东堂:江苏睢宁丁氏郡望堂号,易:变迁,东:山东。源于此支丁氏自山东南迁至江苏睢宁。
驯鹿堂:源出东汉的时候,丁茂从小家里很穷,饿死了父亲。他对母亲最孝。母亲死后,他背土筑坟,又在坟旁栽了松柏。白鹿从山上到墓旁帮他守护坟墓。太守举他为孝廉,他为了守孝,拒绝不受。丁氏以“驯鹿”为堂号。
五、思考
(一)齐丁
除周齐丁公姜吕伋之子懿伯明确为丁若氏外,商丁之以国为姓,宋丁之以谥为姓,齐丁之以次为姓,皆不能说出谁始姓丁氏。
故有人论述:吕伋薨后,其后人并非即由吕氏改为丁氏,直至齐简公见弑前仍著吕氏。又言:吕伋后人何时以丁为氏?大抵应在简公见弑、舒州(春秋齐地,亦作徐州,在今山东省滕州市)逃亡之后。再言:早则无更氏之必要,迟则无更氏之根由。公元前481年五月廿一日,田常在舒州拘捕齐简公,六月五日见弑,更立简公之弟骜为平公,专齐国之政。齐吕四逸,隐姓埋名,此际丁氏始著,并由舒州往东南吴越、正南郑卫、西南荆楚与西北晋国等方向逃亡。再言:当时相随简公逃到舒州的,应有为数不少的齐吕氏逃出田氏魔掌;也正是此中的一支,辗转迁徙,始著丁姓,并最终占籍济阳、卧薪尝胆,终至形成丁氏郡望。再言:诸多史料表明:至西汉初,源于舒州之丁氏已进入第一个辉煌发展时期,东汉与三国期间更是人才辈出,并在文、武、医、道诸流中大放异彩。如丁宽、丁鸿、丁广世、丁奉、丁固等代表即是。
由上论述,一看不出姜吕氏何人改丁姓;二可以看出说简公族裔形成了济阳丁氏;三可看出说丁氏自舒州向外迁繁;四可看出似乎是说丁氏郡望济阳源自西汉丁氏名人辈出原因。至此,余有疑问:既然田常未直接篡国,齐国还是姜吕氏之齐国,简公之族似乎没必要改姓丁。齐丁公在位时间为前1014年—前976年,齐简公在位时间为前484年—前481年,间隔近500年无一子孙以齐丁公之丁为姓,独简公被害,后世子孙才取“丁”为姓?况简公子孙,奈何不取“简”为姓而取“丁”为姓?所以丁姓出自简公族裔之说,难以使人信服。以简公后裔取“丁”姓,无非圆济阳郡望之说。
愚以为,唯一可作为齐“丁”姓出自齐丁公之正说,当是齐丁公之子懿伯丁若氏。懿伯之采邑“若”为何地,尚需考证。
(二)商丁、宋丁
齐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姜齐”或“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前288年,齐湣王攻宋,前286年齐军攻破宋城,宋王偃逃至魏,死于温(今河南温县西),宋国灭。
商之丁国,周之宋国,都在今河南境内,其以国为姓、以谥为姓的丁氏,当分布于此,两支实为同源。周宋虽被田齐所灭,然不能断人奉祀,所谓“灭国不灭祀”也,商丁为周朝所灭亦同理。就是说灭掉一个国家,但是并不把这个国家的王族成员全部杀掉,多数情况下是赶走即可,或择地安置,要给人留下后代奉祀祖宗。愚妄自揣度,商丁、宋丁之子孙无绝,且身处济阳郡之地,是否丁氏之济阳郡望来自此?
(三)三丁一体
奈何称齐丁之姜吕丁氏为丁姓正宗,而商丁、宋丁之子氏丁姓不显?窃以为:盖恶商纣之暴虐,好太公之智贤也。
当今谁为子丁氏,谁为齐丁氏?泱泱几千载,实难考也。然商丁、齐丁、宋丁当为当今汉族丁氏之主干,三支已融为一体,皆为炎黄子孙,无分彼此。
芦洋丁氏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日
补论:
(一)丁氏正宗
“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始”即含有“起头,最初”的意思,还有“根本,本源”的意思,故商丁应该是前人认为的丁氏正宗。曾读到一些史料,始著郡望的唐朝,山东、河北大族,其家族都是追溯夏商,揣度丁氏郡望济阳,亦是追溯商丁。
(二)齐丁之始
历史记载:齐丁公三传至哀公不辰,后发生“纪侯谮周”事件,周夷王烹杀齐哀公。哀公死后,由他的异母弟吕静被立为齐君,是为齐胡公。前866年,齐胡公为防纪国暗算,从营丘迁都至薄姑(临淄西北五十里)。此举令齐人震动及有怨言,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将胡公之子驱逐出境,又把首都从薄姑迁到临淄,是为齐献公。献公两传至其孙厉公,厉公昏愦暴虐,国民痛恨他,遂联络齐胡公之子入齐国攻杀厉公。胡公之子皆战死,齐人拥立厉公之子吕赤为国君,是为齐文公。齐文公把参与杀厉公的七十人全部处死,结束长达四十余年的宫廷内乱。
在这个宫廷之乱中,齐哀公被周朝烹杀后,其异母弟吕静继位为齐胡公,迁国都至薄姑,引起“齐人震动及有怨言”。而后齐哀公同母弟公子山与私党率营丘人杀死胡公继位为齐献公。我们从齐人“惊怨”中大抵可以推测,齐胡公一不是嫡子,二迁都动摇祖宗基业,齐国保守的上层贵族对其不满,欲杀之后快。当然古人表示愤怒的方式,不一定都如齐献公般结党造反,还有可能是改姓氏明志。如果说懿伯丁若氏是为纪念而取“丁”为姓,齐哀公之后很可能出现不齿与齐胡公同族的姜吕氏,为了与齐胡公划清界限改姜吕氏为齐丁公之“丁”姓,一表示自己为齐丁公嫡传,二表示与齐胡公的区别,以此表达对齐胡公迁都的不满及庶子继位的不齿。此取“丁”为姓,是气节的表现。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四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网站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华丁氏网 ( 沪ICP备11015294号 )

GMT+8, 2024-4-25 13: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