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3-24 20: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寻宗问祖】大槐树丁氏寻亲
本帖最后由 abc_ding 于 2014-3-24 20:22 编辑
宗亲研究:
我们家族记载也是山西大槐树迁移过来的,前面至少丢失十代的资料,家谱记载迁移到甘肃600余年?(600年是否正确有待考究),但是我们有资料的只有目前14代,时间不到350年,按照家谱记载600余年那么前面应该有10代失考(预估)。到底是几代尚且不清楚。估算每一代年龄25-30岁间隔计算迁移时间约在元末明初,根据邻村重大发现:山西“洪洞大槐树”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千百万大槐树移民后裔“根”的所在。日前,我省高台县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块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镌刻的族谱碑。这块石碑的发现,不仅是明代山西大规模向甘肃移民的新证明,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甘肃“晋商”在明代就开始出现,更重要的是,对“大槐树的子民”这一历史轶闻也是一种佐证。根据以上推算我们高台丁氏始迁祖迁移的时间明代崇祯年间。不过这些仅仅是本人思考。
专家研究分析
曾向河西大规模移民
河西学院历史系主任高荣对河西历史颇有研究,曾著《先秦汉魏河西史略》一书,书中记载:河西归汉以后,汉武帝将匈奴浑邪王及其所率四万余众安置于陇西、北地、上郡、五原、西河五郡塞外,置“五属国”以处之。于是自“金城(兰州)、河西(黄河以西,张掖,酒泉,武威,嘉峪关)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由于此前河西人口以匈奴为主,在浑邪王降汉后,一度出现了“河西地空”的局面。为了巩固对河西的统治,进而“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汉朝在初置酒泉郡(距离高台100公里)后,即“稍发徙民充实之”。当时迁往河西者,“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或以悖逆亡道,家属徙焉”。
河西学院历史系副主任闫廷亮告诉记者,明代的商人,“非晋即徽”,而且移民的渠道也主要是“随军、经商、生活所迫流浪”等三种途径。
据《金张掖史话》记载:明初,河西“以夹一线之路,弧悬两千里,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对中原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廷把河西屯田戍边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国策,寓兵于农,军屯、民屯分管,大兴屯田。当时,朝廷招募流亡或犯人为民屯,洪武初年,徙山西、山东等地移民数十万于河西垦荒屯田。
高台县博物馆副馆长赵万钧赵万钧称,这块明代族谱碑是解放以来河西地区惟一发现的明确记载河西移民资料的出土文献碑,对于明代移民研究、谱牒研究、晋商历史,乃至明史和西北开发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谁是古槐底下人,脱履小趾验甲形。”这句民谣已经流传很广。人们在盘查祖籍时,常常脱鞋拉袜,亮出脚丫,验看脚小趾是何甲形。如果谁的小指甲上有几道竖纹,好像是两个指甲,那谁的祖先就是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民的老乡了。传说,在当初移民时,官府因为怕人们逃跑,用刀子在每个人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至今,移民子孙的脚上小趾指甲盖都是两半的,据说都是被砍了一刀的缘故。而高台发现的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镌刻的族谱碑,则无疑给大槐树下的子民一个很好的佐证。
听爷爷说当时遭到文化大革命影响祠堂被烧失去了宝贵的资料,趁此大会期间给众亲絮叨一下,凡有情况和我相似,我们可以相互联系共同寻租,互相交换资料争取早日有结果。所以现有的家谱资料只能从五世祖丁毓安 算起 排行四,前面三个兄弟失去联系,后续有几个弟弟也不知,始祖生于乾隆47年3月24日(1782年)娶妻杜氏生于乾隆52年7月7日共生三男:丁吉昌 丁吉运 丁吉刚 现有家谱记载始祖毓安公开始生活在甘肃高台镇羌堡 ,前面一到四代先祖名讳不详,资料缺少,进祖生卒年月目前不详,有劳各位族亲费心研讨,虽然有以上好多描述,但我尚且怀疑山西移民的传说,也许曾路过山西办理移民手续是真,qq:10071770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