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景辉:现任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主讲的课程有:考古学概论、田野考古方法、文物法规与管理、海外交通史迹。 宗祠,亦称家庙、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之所在。民间的祠堂与天子宗庙同源而异流,是在西汉时发达起来的。“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初期的祠堂,建于墓地之上,称为“堂”,而“祠”是对祖先的一种祭祀的名称。到了宋代,理学盛行,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祠堂被视为高于一切,关乎家族命运之所系,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因此,名宦巨贾、豪姓望族,均建祠堂,以显其本,以祭其祖。后来把这种附于“正寝之东”的祠堂搬到居室之外与住宅相分离而成为独立的“家庙”,则是从明代才逐趋普遍的。“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祭祖作为家族的重要活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祠堂成了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
陈埭丁氏回族,聚居于晋江市陈埭镇的江头、岸兜、溪边、四境、花厅口、鹏头、西坂七个行政村,有回民两万多人。据《丁氏宗谱》记载,一世祖节斋,在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自姑苏货贾于闽泉,卜居郡城文山里。至三世硕德于元代末年率子丁善举家迁居城南二十七都陈江雁沟里,即今之陈埭。七个世纪以来,丁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晋东平原上繁衍生息,开基拓业,发展成了被誉为“万人丁”的大姓巨族。坐落在丁氏肇基之地岸兜村的“丁氏宗祠”,是陈埭丁氏回族形成、发展、兴盛历史的写照,其以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而著称,1991年3月2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 肇建年代 追溯丁氏宗祠的历史,最早提出建祠的是三世祖丁硕德。明万历二十八年 (1599年) “赐进士榜眼及第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前吏部左部侍郎兼侍读学士眷生黄凤翔顿首拜撰”的《重建丁氏宗祠碑记》云:“三传至硕德公,徙居陈江,遗命诸子,即所居营祠焉。”1丁硕德,即丁夔,字大皋,生于元大德二年 (1298年),卒于明洪武十二年 (1379年),是丁氏迁居陈埭之肇基者。丁硕德在临终之前留下要儿子们在所居之地建立祠堂的遗嘱,并非偶然。丁氏一世至三世单传,三世硕德刚满周岁祖父丁谨(字慎思,号节斋,1251—1298年)就去世了,八岁时父亲丁嗣(字衍宗,号述庵,1273—1305年)又不幸逝世。当年硕德的母亲陈氏(謚顺正)25岁,祖母陈氏(謚大娘)51岁,三口之家,“顺正妣所处为艰,当元季仳离之际,舅殁姑老,絜八岁之孤三世一身,鞠育以底于成”2,丁硕德在母亲和祖母的抚养、教育下长大成人。“硕德公商贩于外,往来苏、泉之间”3,继承父祖以做生意为业,至晚年积攒了一定的财富,藉着小康家境,其儿子丁善(字彦仁,号仁庵,1343—1420年)与同处城南的邻居,“系出泉南右族宋永春开国男少师公夏之六世孙”庄淑懿联姻。然而,元代末年,泉州爆发了“亦思巴奚”战乱,这场为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势的战乱,肇始于至正十七年(1357年),息止于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前后持续了10年。前5年义兵万户赛甫丁及其同类阿迷里丁叛据泉州,“民被荼毒”,后5年市舶司提举那兀纳和蒲氏发动兵变,称雄兴泉,“大肆淫虐”,紧接着又是元将陈友定讨伐叛军,“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4,使泉州这座称盛一时的国际都市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战乱使泉州生灵涂炭,海外贸易凋敝零落,色目人纷纷逃往海外或徙避他乡。丁氏一家出自庄淑懿的建议,以她对丁善“丈夫当自营一方,括地力所出以长赀产、充贡税,即进不能效古人输助边饷退亦不能为素封,安能向市廛混贾竖,规规逐微息耶?”5的劝说而因应时局做出抉择,迁出泉城,“植业于城南之陈江”。入明以来,在大汉民族主义政策和排外风潮的影响下,尤其是泉州地区汉人因元末兵乱的蹂躏而对色目人所产生的怨恨心理和反抗情绪,使得回回倍受歧视。从回教之色目人,在明代虽入编户,然被视为“棼乱我族类”者,而“色目之道,夷狄之俗”则被当作是弊端6。因此,失去了元代那种优越社会地位的色目人,不仅纷纷避居乡下,而且改换姓氏,隐居不名,以图生存。八世丁仪在《族谱序》中述及丁氏家族之历史云:
相传有始祖讳谨者,往年贾于泉中,因卜居于城南隅。传至三世祖讳夔者,植业于城南之陈江二舍许,因而迁居,子孙相传,隐伏耕读于其中,力行为善,咸知自远于法而保其家,故其属日以蕃。7
丁仪所记丁氏“隐伏耕读”于陈埭,以“远于法而保其家”的情形,揭示了当年回回避难隐居的历史事实。丁氏回族迁居陈埭后,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得不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来历,以二十七都占籍为帖,“惟笃实躬行,济人及物为家法”8,在广袤的汉族社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丁硕德之所以在去世前遗命诸子所居营祠,不能不说缘起于其非同一般的家庭处境的影响以及从小接受来自祖母和母亲的汉文化熏陶。把丁氏宗祠的建立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来认识,显然对丁硕德建立祠堂祭祀祖妣尽其孝道的“营祠初衷”有一更深层次的理解。
丁硕德有四子:曰泰、曰善、曰实、曰朗。泰殇,实于父卒后没几年相继去世,朗为“芽之旁出者”。因此,在丁硕德之诸子中,能遵“遗命”而完成其宿愿的只有次子丁善。丁善“为人倜傥志大,以才略雄于里中”,为后世子孙尊为“光前裕后之列祖”9。丁善确不负父望,在他手头创建了宗祠。丁启濬(字享文,号哲初,继号蓼初,1569—1636年)《三宗祀议》述及宗祠云“仁祖拓基启宇”,正是记载了这一事实。但是,丁善建祠的具体时间,却不见有明确的记载。由丁硕德“遗命”到丁善实施所界定的时限看,宗祠是在丁硕德去世的洪武十二年以后至丁善在世的永乐十八年 (1420年)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建造的。不过,这期间发生的“丁善坐诬”案,给宗祠的建设带来了影响。《府君仁庵公传》记载:
时海内甫定,尚袭蒙古色目之旧。里社好为白莲会,摇惑众志,官虽厉禁犹弗戢。有司廉公行谊,使纠于乡。公发岸沟诸党触禁,白请以官治之。新令方严,而犯纲者众,致狱岁久不决,奏下刑部,逮公与诸党至京,连及公之长子俱系狱。10
因请官府治白莲会,丁善及长子妈保(字世隆,号毅庵,1366—1431年)遭监禁。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哪一年出狱的,谱载不详。《诚斋府君传》云,次子观保(字世孚,号诚斋,1369—1436 年)“至京击登门鼓,陈奏天子,伸明父冤,明太祖亲览其表,……遂赦公之罪,……父子踊跃归家团聚”11。何乔远记诚斋“出仁庵公难于燕”,其“年甫十五”12,若据此推之,诚斋生于洪武二年 (1369年),丁善出狱当在洪武十六年(1383 年),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这一年妈保才刚18岁。《二庄孺人传》云,淑懿在丈夫和儿子逮系京师时,“门内事无钜纤,督仆力持,数载有隆无替”13,可见父子两人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好些个年头。假如是洪武十六年出狱,入狱的时间显然是在这几年以前,那时妈保尚未成年,是不会“俱系狱”的。那么,丁氏父子遭捕入狱的起止时间究竟是在何时,考之甚难,不过可据以下三点推其大概。第一,妈保有三子,长子守一生于洪武十八年 (1385年),次子亨仲生于建文二年 (1400年),三子亨叔生于永乐三年(1405年),长子与次子的年龄相差15岁,这很可能是因妈保在此期间遭系狱而造成的。第二,丁善请官治白莲会,“按法奏十人以上大罪不实当论死,而诸党扬扬然得志,谓公父子当系死狱中”14,观保于是于洪武二十七年 (1394年),在鹿园向潘粪扫买地“开作生坟”15,无疑是出于以备应急安葬这一考虑,说明此时丁善还在押狱中。第三,谱载观保“年甫十五,间关八千余里”,“往京陈奏天子,救父回家”16,此乃15岁孩子之所为,是很难想象的。但有一点值得联想的是,诚斋上京伸明父冤,在年龄上似有出入,而事情则是有可能的,他应该得到了其母舅庄兼才的支持。庄淑懿的弟弟庄兼才,“洪武丙子(二十九年,1396年)应天举人,丁丑 (三十年,1397年) 联第进士,授行人,升刑部主事,历郎中,凡谳狱未平者,悉取正焉”17。诚斋之所以能“脱父厄”,应与身居刑部主事的庄兼才不无关系。
见如上述,大致可以推知,丁善及长子遭系狱发生于洪武十八年以后,出狱在洪武三十年左右。这一推断,与丁善“归,犹十数年,老于家,寿终七十八”18,去世于永乐十八年的记载正相吻合。这样一来,宗祠的营建,只能是在丁善出狱后的事。丁善及长子虽坐诬逮系京师,但由于妻子淑懿的致力操持, 使“家用益饶”19的家庭经济并没有因之而遭受多大的挫损。丁善还曾于永乐七年(1409 年) 买“房屋大小五间及山地一亩”“为业”20。其遵父命“拓基启宇”创建宗祠,也应是在永乐初的这一时候完成的。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则故事,有道是丁善的三子福保(字世章,号英杰,1375—1432年)从小牧牛,天天抱牛犊过沟放养,日久如故,隨着小牛的逐渐长大,福保因此练就了过人臂力,某日赴打擂台,过招数回合不下,急得妻子施氏在台下大叫“抱牛”而提醒了他,于是福保奋力将对手抱起抛之下台,得胜后即拆擂台杉木搬运回家建宗祠。“五世祖英杰公拳术冠闽,赴省擂台得胜”21之传说是否属实有待稽考,但事件当发生在福保青壮年时期的永乐间,这无疑为丁氏宗祠的建立时间提供了又一佐证。
值得一提的是,九世丁自申(字鹏岳,号槐江,1521—?年)撰《二庄孺人传》,对“大宗祖仁庵府君之配”淑懿“大造于我家”,有功于丁氏家族给予很高的评价,盛赞“自古家之兴,非特一丈夫之力也,盖必有内助焉”22。淑懿孺人“自归仁庵公,即斥纨绮服寒素”,但汉族的传统观念却给家族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当“庄祠毁于火”,淑懿“载少师以下木主别祀私室”23,她那根深蒂固的崇祖意识,必然给仁庵以深刻启导。丁仁庵遵父命而创建宗祠,不可忽视庄淑懿积极推动的重要作用。
二 历史沿革 丁氏宗祠肇建于明永乐年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始至如今之规模,丁氏族谱、碑刻详细地记载着宗祠沿革的历史。
丁善“拓基启宇”所建的“宗祠”规模有多大不见记载,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间,也并没有进行过太大范围的增建扩筑,丁自申所说“祠不过三间”24的状况,一直维持到了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毁于兵燹。族谱载这一年冬,“倭据其地,举族室庐荡然俱毁,无有存者,老少壮长,旅寓城中,生无宁居,没无宁祀”25,宗祠遭到了彻底的破坏。八世承德公丁怿(字甫仪,号后吾,1484—1573年)见状“伤之”,嘱于其子梧州公丁自申 “不可以当吾世而湮宗祠”26,“至戊辰(1568年)遘疾,呼申语曰:顾大宗祠未落成,死而见祖宗地下,惧以我为慢”27。丁自申遂“承父志续先构”,“捐金营建”28。族谱载,兵燹之后“始祖祠宇议以众力建者不下三百人”,丁怿“量用己赀充估费之半”29。重建工程是在宗祠遭灾七八年后着手进行的,丁怿于是“月往祠堂考筑视成,筮吉奉主告竣事,复置酒张乐,胥会三百子姓于堂中,以联同祖之爱”30。丁怿是一位处家孝友、忠信行谊“诚足动人”的人,“事父母旦盥洗,立床下察词色,所欲先意迎之,务得其欢”;“人以贫告者,隨力赒之,至棼所负券,不责其尝”;捐助公益“他如曾井、陈仓二坟之祭费无出,则捐膏田数亩而使三房轮掌,清净寺缮修楼塔,资施三十余金,海埭斗门冲决,佣工伐石,使其侄陂首董治”31。可见丁怿提倡重修宗祠,热衷宗族事务并非偶然。他为丁氏宗祠灾后复建所做出的特别贡献,赢得了族人的赞誉而名垂谱牒。
丁怿、丁自申对宗祠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增其式廊,购东西之丙舍,拓庙亨之中堂”,大有“裕后光前”之功32。然而,丁自申对此并不感到满意,其 “犹歉于未备, 而谆谆嘱其子也”33。 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任南京户部江西主事的三子丁日近(字光元,号午亭,1553—?年)遵父命而从其事。黄凤翔对这一次的兴修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
顷计部君谒告归,聚族而谋,佥谓是役也钜,匪群力弗济。计部君慨然曰:父命之矣,吾乌敢自爱其力。悉罄禄余,规画详恪。族人祔祠而舍者,咸愿以地归焉。君厚输其直,拓祠地周围可七十余丈,综其费几千余金,五阅月而告竣事。门庑轩敞,寝室深邃,庭墀宏阔,飨馈有室,斋庖有所。34
丁启濬《三宗祀议》亦对重修后的宗祠宏规作了描述:“前辟朝庭,后营寝室,恢为两庑,亘以修垣,翼翼如也。”35丁日近“斥俸金八百余两,不召宗人一钱”36,对宗祠又做了进一步的扩筑,使得丁氏宗祠“自承德公而下,营之凡三世,乃今赫赫奕奕,逾用改观,惟宗祊实嘉赖之”37。今天宗祠的规模,正是这一次的重修奠定下的基础。
自此以降,见于史载而有事迹可考者,宗祠在清代先后进行了五次重修。一是康熙二十四年 (1685年) 宗祠“倾损不可复睹”,十三世丁炜 (字澹汝,号雁水,1627—1696年) “捐清俸百金,倡族人重新完其中宫”38。董其事者之一的十二世丁而祚(字世美,号吉人,1615—1704年) 曾作“告白”,呼吁族人捐资重修祠宇。《吉人公倡义鸠众重建祠宇告白》云:
大宗祠起盖年久,渐次倾颓,曾经合族佥议,其间长短不无不齐,多竟相推委观望,是以隐忍不设一谋,致祖宗栖神无地,灵爽抱恨,此甚非孝子顺孙之所为也。恳诸叔兄弟侄,深念本源,有自孝敬为心,须速会同公议,权宜措处,秋后预备石木,乘明年大利,择吉兴工,则大事有成,新祠亦可刻期告竣。庶不至道旁之筑,方免外族之讥。祚自愧才拙言疎,不敢齿及,以起居逼近祠宇,稔知其详,为祖痛心,敢陈始末,希祈情谅,万勿罪督,披诚沥恳,耑此禀白。39
经丁炜“捐俸首倡”,“诸叔父兄董其事,不遗余力”,而“中堂聿新”40。
二是“宴堂及周庑相继颓圮,中堂旋即生蚁”,康熙四十三年 (1704 年),“佥议循三宗祀议,拓募子姓有能捐四十金并力重新者,录其功追报其祖考妣神主入庙祔享,得十一人董事”,修中堂,并建宴堂、周庑及牌楼41。
三是雍正元年(1723年),“重新大宗祠牌楼”,十四世丁朝瑞 (字尊伯,号惠亭,1671—1751年)“倡首肩任,不敷凑足,共成美举”42。
四是“道咸间,后进及两庑倾圮”,“增广生大业,国学焕然、监堂,只就殷户捐修”,但因“族中多故,弗及蒇事为憾”43。对当时的募捐修祠的情况,可从十八世丁大业于咸丰四年(1854年)撰《建议募题客宁诸宗人充公劝言》了解其大概:
窃闻人之有祖先,犹水之有本源,木之有根荄也。我丁姓聚族陈江,于今几五百年矣,而食指众多,称巨族焉,且累世诗书登科第列显宦者,代不乏人,夫非祖宗之流泽孔长欤?慨自十世午亭公自俸金鼎建祠宇以来,相承日久,从前规条严肃,课祀之费有所从出。迩来人心日薄,风俗日偷,祖宗祀业殆不可问,以致课祀之费俱有阙失,此为人孙子者所不忍闻,与不忍见者也。前年大宗倾圮,后进及两庑经已鸠众捐赀修葺,而铺砖髹饰竖匾及清濬沟涵,与夫安土等费,课祀各项,因捐数不敷,遂至中止。所以然者,皆因族中财帛万不如前,是以难之又难,以致束手无策。然断何为事也?阖族人丁成万,虽贤愚不一,而清夜自思,忍听祖宗之血食有缺与国课有亏乎?断不可以已矣。去年曾佥议有能充银一百二十元者,许其晋考妣神主入祠春秋配飨,将所充主银建置祀业,以供课祀之用,而族中有力者绝少,不能举行。兹不得已再集族众相议,谓我丁姓外出经营者甚众,在浙生理称饶足者实繁有徒,因佥议举一刚方直有声望者,到浙与诸宗人劝捐,以及贤子孙喜进其考妣入祠者,各尽孝思,庶几集腋成裘,共建义举,俾祖宗千万世有血食之报,而子孙千万世有善述之称也。讵非今日之急务,而深有望于孝子慈孙哉!是为劝。44
尔后,十五世丁廷兰(字子琛,号文炷,1834—1911年)在咸丰九年(1859年)“与广文、庆煇,茂才摛藻、宝书,职员一梅,国学占梅、鸿题、仰南、金书诸伯叔出为募捐,并族之贾甬者鸠赀来充,绩成其事”45。
五是光绪十五年 (1889年)“堂庑门楣均将就圮”,旅居宁波经商的族人“殷殷倡修,复汇来六百金”,委丁廷兰董其事,“但土木工役为费甚钜,而捐充尤难,族众有以破例厚充祔祀中龛之说进者”,“得孝思者四人,各充八百两。惜阻于外事,动费过半,乃复募入右右龛两人,各充八百两”,由丁廷兰与丁茂才、丁鸿元董事修葺,“以成其美”46。
1982年7月,丁氏宗祠被列为晋江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蒙省政府资助二万元,县府拨款一万元,吾族自筹三万元为维修计”,于“甲子桂月兴工,是年腊月告竣”,对“年久失修,蠹朽中空,苟不修葺,行将倾圮”的祠宇,进行了一次“整旧翻新,复其原貌”的修缮47。1997年12月,因宗祠门埕石板断裂破损,泮池污物淤塞,由回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花厅口斯兰公司、岸兜和木、溪边思强和水源等捐资10万元,进行修整,门埕石板重新铺设,清理泮池,四周砌石,立以护栏48。
丁氏宗祠虽屡经修理,然终因年代悠久,岁月沧桑,中堂、后殿、两庑之屋顶破损雨漏,椽桷、木柱严重腐朽,由于1984年的修缮规模不大,若不加抢修,有倾塌之险。族人无不以祠堂岌岌可危之势而朋兴“务当整修”之议,特别是近些年来“泉州灵山丁氏祖墓群”修建完善,《陈埭丁氏回族宗谱》编纂行世,唯宗祠将圮而无修,“实有负先祖之劳心,亦显失后裔应担之职责”49。为此,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即会同有关人士对宗祠进行检测鉴定,一致认为务必重加翻建。在省、市文管部门的支持下,聘请三明市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处对宗词进行全面勘测、规划、设计,编造修建方案。2000年12月10日,由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向晋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递交了《关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埭丁氏宗祠整修的请示报告》,同时醖酿成立了“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并发布《重修陈埭丁氏宗祠告宗亲书》,号召全体宗亲“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慷慨捐资,为重修丁氏宗祠做出奉献”。议定为捐资者“在祠堂树碑志其芳名”、“影雕肖像”或“以汉白玉雕塑其像并作生平简介”,以“表彰先进,永垂后念”50,海内外宗亲踊跃捐输,共募人民币255万元。为做好宗祠的整修工作,特别制定了《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章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集资办法、现场施工和财务管理制度。召开回委会全体成员和七村党支书、村主任以及陈埭片老人总会正、副会长联席会议,商定修祠大事,签定《共同责任书》,重申分工,各负其职,以切实保证宗祠修建工程的顺利进行。2001年2月8日下午,在宗祠举行“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三级文物管理部门审议修建丁氏宗祠会议”,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代表听取了宗祠修建方案,进行现场考察,就修旧如旧为原则、保证施工质量是关键提出建议,达成共识。2001年6月4日,由晋江市文化体育局向福建省文物局提交《关于申请审批陈埭丁氏宗祠维修方案的请示》报告。6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下达了《关于陈埭丁氏宗祠维修方案的批复》文件。宗祠维修工程由三明市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处负责施工,“鸠工购料,于2001年荔夏启土,腊冬告竣,共费人民币一百余万元。遵照文物保护法修旧如旧的原则,规模结构,悉依旧制,而建筑风貌,焕然一新”51,经省、市三级文管部门组织专家验收,评定是“闽南宗祠建筑维修的一个典范”52。2002年9月20日,举行了隆重的丁氏宗祠暨陈埭回族史馆重修落成庆典。
陈埭丁氏宗祠,自明永乐间肇建,到至今重修的宏大规模,己经有了近600年的悠久历史。这不仅清楚地说明了陈埭丁氏回族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早已有了祖先崇拜这样的观念和行为,而且充分反映了加强和维系宗族共同体的封建宗法家族意识是一脉相承和十分强烈的。
三 建筑特色 丁氏宗祠位于陈埭镇岸兜村,其坐落地点是丁善遵父命“所居营祠”的“所居”之处,即丁硕德举家迁徙陈江时居住的地方。《聚族说》记载:
吾之有陈江也,自祖硕德公者,元至正自城南而迁焉,笃生仁祖,大造于我家,始至,居于雁沟乡东南之偏,宅舍孔阳,门植双榕,面揖宝盖,遙负三台,东则大海汪洋,鹧鸪诸山奋若龙蟠;西则紫帽罗裳,森然耸峙,海滨之佳处也。53
宗祠石柱楹联云“世祀卜陈江营祠自昔仍初地”,其山川大形、龙脉气势,正如《聚族说》所描绘,真可谓“海滨之佳处”。过去宗祠东南面海,滩涂万顷,海潮至其下54;门迎宝盖,名山峙南,基址与著名的宝盖山姑嫂塔垂直相对,虽然今天的地理环境有了巨大的变迁,但可以想象当年那种“祠结东偏红日近,门当南向宝山高”55的美丽景色。
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即以回廊围合成院,采用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以砖、石、木构造。这种前前厅,后后殿,中间偏后置设主体殿堂,东西廊庑回围的布局形式,明清以后的建筑渐少见用,也不同于闽南当地民居的庭院布局。宗祠中轴线自南至北为泮池、门埕、前厅、前庭院、中堂(主殿)、后庭院、后殿,除泮池外,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泮池为人工挖掘的半圆形水池,位于门埕之前。泮池源于风水术追求的环境理想模式,《阳宅十书》云,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也。泮池即宅前被称为朱雀方位之污池,一般在学宫、寺庙、祠堂或大型民居建筑前均辟有这样的水池。泮池和门埕绕以围墙,与前厅主体墙壁连接,门埕以石板平铺,两边各开设一门。“福建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陈埭丁氏宗祠”碑,竖立于门埕右侧。
前厅建筑置于0.95米高的台基上,屋身面阔21.38米一分为三,两侧厢墙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各置一个方形青石透雕“螭虎窗”,饰以盘龙、花草和历史典故图案,精雕细琢,堪称佳作。中间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的空间,闽南将此凹形空间称为“凹寿”。前厅为四檩屋,采用穿斗式梁架,梁与梁间用圆柱相接,显得典雅精致。共三排柱子,步口廊处,四根石柱,内侧两根圆形,圆形柱础,外侧两根方形,方形柱础;门扇间四根为圆形木柱,门扇内略去中间两根,只留外侧两根方形石柱。前厅三开间,中间较大,设正门,左右两开间各设一门,“大门及东西厅门,惟春冬及讳晨大开,常时关闭,不许擅自开放”56。红底金字“丁氏宗祠”匾额,高悬正门楣上方,字迹苍劲,熠熠生辉。前厅左右廊心墙上对应各嵌砌两幅石雕,左边前幅上镌题“洛水”、中阴刻山石修竹、下浮雕花鸟,右边前幅上鎸题“文山”、中阴刻瑞兽修竹、下浮雕花鸟。左右两边后幅分别鎸刻“贻谋”、“绳武”,以及光绪十五年(1889年)冬“裔孙廷兰敬题”的诗两首:
洛水宗风庆最长,分支卜筑陈江乡。
二千石后宏垂裕,五百年前此发祥。
旧说双榕门外植,今仍一塔岭尖望。
谱称计部规模远,愧乏涓埃象肯堂。
一番考筑一番新,喜得聚书有达人。
豹蔚龙骧群競爽,凤毛骥子齐拖坤。
堂开三孝悬旌额,国赖孤忠能致身。
况复乡贤孙继祖,增光俎豆重千春。
诗词石刻镶以缠枝花砖雕边框。盘头亦称“水车堵”,堵内用泥塑作为装饰。前厅为硬山燕尾脊顶,分为三段,中段抬高,两侧加垂脊。这种将正脊分成三段,中间高两侧低的屋脊作法,闽南称为“三川脊”。
前庭院开阔,条石铺就,以10×13米的大尺度,成为宗祠内的主要活动场地。
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台基高0.37米,面阔9.72米、进深14.26米,室内铺设红砖,地坪比门厅高。其尺度与形制是宗祠建筑中的最高部分,整体结构为十一檩屋。入口处内凹一个步架空出为廊,两则山墙保留为廊心墙,使入口的廊呈半围合状,这种作法在闽南建筑中较为常见。整个大厅共有四部梁架,与山墙相接的采用穿斗式,六根柱子伸到屋顶,与檩条相接,横梁直接与柱子榫卯,成网格状结构。明间部分的梁架则采用抬梁式,两根金柱之间承托一根七架梁,梁上接两根筒柱,再承托一根五架梁,以此类推。内金柱与后墙之间承托一根架梁,梁上接两根长形筒柱,筒柱上放置檩条及弯曲的望板,望板与屋顶之间再放一根檩条,构成整个梁架。大厅的进深区分为三个空间:一入口的前廊;二前后金柱之间的祭祀、礼仪场所,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最后内金柱与后墙之间设神龛,是丁氏宗族供奉列祖列宗考妣神主的地方。除了进深方向的三段式,在东西方向也分为三开间,中间大,两边小。在这样的九宫格分区中,四根金柱围合的空间是最神圣的中心空间。中堂墙体,用白色花岗岩条石为地基,条石上红砖错缝垒砌,墙面上部以前后屋沿为直线砌一道凸出的水平线条,被称为“鸟踏”的线条用两层砖叠砌而成,上层砖平砌,下层砖的断面切成半葫芦状作为装饰。山墙与屋顶相接处是彩色的博风带,山墙头饰有“鹅头”,用灰泥堆塑彩绘的图案花样很多,丁氏宗祠的鹅头饰以祥云彩卷,取富贵吉祥之意。廊心墙正面墀头上部凹入,放置石雕小狮子,这种俗称“憨番怡厝角”的做法用于驱邪避凶,护佑平安。中堂廊心墙上装饰与前厅相似,亦镶嵌有四组青石雕刻,除历史典故、山水花草外,有“敬录雁水公诗词石刻”:一为《本意?渔夫词》“坐占鸥沙香饵垂,一竿春水碧琉璃。风澹澹,日迟迟,闲看蜻蜒立钓丝”;一为《村居诗》“民风饶太古,何必说逃秦?山色隨时换,溪花自在春”。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57。
后庭院较小,进深3米,红砖铺设地面,在中堂与后殿的两幢建筑间显得有些狭窄。紧贴中堂后壁中央,竖立着“旅菲清真五姓联宗总会理事长、菲律宾聚书丁氏宗亲会理事长、二十三世裔孙木德薰沐拜撰,二零零二年岁次辛巳腊月 日立”的《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记》,以及“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工程监督委员会”石碑。
后殿是整个建筑群的结尾,与中堂构成“前朝后寝”。后殿台基高0.26米,室内地坪高过中堂,整座宗祠自门埕、前厅、中堂、后殿分三个阶层逐次增高,蕴涵着宗族“蒸蒸日上、步步高升”之意味。后殿面阔三间,左右两间较小,与回廊等宽,梁架部分与中堂结构作法一致,但规模变小。后殿为八檩屋,七架带廊式,其中后墙上的檩条以墙代替,实际只有七檩,与中堂不同的是,后殿的四根檐柱齐全,中堂省略以扩大空间。后殿的装饰构件从简,正面金柱间一溜的双扇柳条门,两侧面与回廊相接,后墙条石基础、红砖砌墙,屋顶作法为三川脊。后殿安放一世祖丁节斋等汉白玉塑像,以及为2002年重修宗祠捐资5000元以上者的影雕肖像。
回廊在东西两侧,连结前厅与后殿,近后殿处两边各开设一侧门。梁架为五架抬梁式,共有方柱、圆柱48根。向内一边敞开,外墙同为白石裙墙红色封砖,与前厅和后殿连为一体。丁氏宗祠的这种前前厅,后后殿,中间偏后置设主体殿堂,东西廊庑回围的布局形式,明清以后的建筑渐少见用,也不同于闽南当地民居的庭院布局。采用廊院式建筑,使宗祠整体布局构成汉字“回”字形,尤有意思的是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这也许是丁氏回族把强烈的民族意识融入宗祠建筑形式中的最好体现。
丁氏宗祠建筑的小式作法亦多具有其独到之处。
木作。宗祠的前厅、中堂和后殿使用杉木门、柱、隔扇,中堂与后殿使用柳条门。为了放大正门的形象,增强大门的气势,在正门两旁各加了一扇余塞板,中堂与后殿的余塞板亦作成柳条门的样式,前厅的余塞板则以镂雕螭纹宝瓶图案的窗格装饰,取其“平安”之意。前厅正门门楣上雕刻有圆形的避邪“门印”,斗拱、雀替,以瑞兽、花鸟、人物为雕饰,作工精细,彩绘艳丽,栩栩如生。宗祠内木构架和隔扇的油漆绘画,以黑色调为主,即民俗称“红宫乌祖厝”之作,凸现庄严肃穆之氛围。
砖作。宗祠建筑的外墙,以花岗岩为墙裙,上部分用红砖砌筑,用红砖作为墙体建筑材料,流行于闽南、粤东及台湾地区。这种在闽南称为“烟炙砖”或称“雁只砖”、“颜只砖”的红砖,以稻田中的泥土为原料,用松枝烧制,色泽艳丽,规格平整,质地极佳,表面留有堆码烧制时自然形成的深浅色泽纹理,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丁氏宗祠采用不同规格的红砖,以各种拼接手法,砌筑出多样化的外墙“壁堵”形式,并以砖雕花草图案装饰廊心墙,颇具匠心,令人叹为观止。
石作。以花岗石为建材,既防潮防蚁,又坚固耐久,闽南建筑普遍采用,特别是暴露在外的构件,多用石材而为之。丁氏宗祠的建筑基础、裙墙、埕坪均石作,前厅、廊庑的多数柱子亦如是。廊心墙镶嵌石雕装饰,平雕、镂雕、浮雕技艺精湛,山水花草、瑞兽人物题材丰富多彩。石柱分圆形、方形两种,没有雕饰成龙柱、花鸟柱、蝙蝠柱等,保留了原始质朴的形态,柱面镌刻楹联。柱础则花样较多,可分为扁球状,瓜瓣状和方形等几种样式。扁球状柱础雕饰花鸟、方形柱础雕刻吉祥如意图等纹样,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裙墙石砌方法分有两种,宗祠两侧外墙采用条石表面不打磨,平置叠砌的“磉石”作法;前厅两边的花墙采用的则是“堵石”砌法,即将石材凿切成板状,表面打磨,竖砌成“堵”的块面。花墙台基用长石条作“柜台脚”处理,脚端雕成象鼻状或“雌虎吞脚”等,给人一种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稳定坚牢、不可动摇之感。
泥作。宗祠的屋面铺盖筒、板瓦,筒瓦的端部封瓦当,板瓦末端置滴水。屋脊彩绘,以蓝白为底,描画花鸟螭纹、人物字画等图案。正脊均采用燕尾脊,并在脊上加灰黑色陶制吻兽作为装饰,立于脊端,民间亦称“泥虎”。前厅垂脊末端的泥塑,有的饰以卷草,使戗脊头增加弯曲变化,美称“草花”或“凤尾”;有的雕饰瑞兽、人物,用于镇邪、祈福。翘首仰望,宗祠屋面的精巧泥作,舒展欢快,赋予人们无限的遐思与想象。
丁氏宗祠,以其营造有度的恢弘规制,装点适宜的平实修饰,彰显着它那独树一帜的民族特色。
四 祖先崇拜 丁氏宗祠里供奉丁氏一至五世祖以及历代有爵有功之列祖列宗神主,通族共同在这里祭祀祖先。然而,丁氏宗祠里的神主之设,据丁衍夏《祖教说》云,其“稚年习见”是“祀不设主”,“厥后”则“祀设主矣”58。丁衍夏,字宜昌,号味莲,居十世,生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生活在嘉靖、万历时代,当16世纪间。按《祖教说》的这一记载,宗祠里的神主之设,似乎是在16世纪中叶以后才有的,但类似这种“立于宗庙以栖神者”的木主,在此之前便已经出现了。《陈埭丁氏族谱》云:
按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不设神主,惟制一小木屏列而书之。其阴则我汾祖宦回手书也,纪列祖考妣生卒年月日时及其葬处,至于仁庵公独详。……夏及见之,此木屏毁于倭,今之木屏则再制矣。其阴所纪非旧文也,辞加详矣,旧义失矣。59
原小木屏为“汾祖宦回手书”。汾祖即八世丁仪,生于明成化八年 (1472年),登乙丑(弘治十八年,1505 年)榜进士,历官四川按察司佥事,卒于正德十六年 (1521 年),享年49岁。小木屏之制,显然在丁衍夏“稚年”之前。做一小木屏列书一世至四世考妣来供奉,实质上就是一种神主牌位之设。这与今祖厝或祠堂神龛中因所供奉的祖先神主阶满难于容纳后来者,择日把早逝的若干木主烧毁,同时将其忌辰抄录入族谱,并逐一记录在一个特制的小木屏上排在神龛中继续供奉的那种被称为“化主”的做法,其性质是一样的。还有,谱牒记载祠堂里有“士夫宿儒题其赞”的仁庵之“遗像”60,这幅遗像,“乃同系诏狱名画笔也”,是仁庵被逮系京师狱中有写真者“索纸为公图小影片幅以遗公”,出狱时“其小影夹置衣领中以行”而带回家来的61。此“公像"后来被奉为“岁祀瞻拜”之对象62,这样的祀拜一定是在仁庵去世后便开始了,比起小木屏之设还要早得多。
丁衍夏所说的“祭不设主”,很显然他是不把画像和小木屏看成为后来“祭设主矣”的那种“木主”而言的。但“祭不设主”清楚地表明了在所谓的设主之前,已经有了祖先祭祀活动,只不过是没有设“木主”罢了。画像和小木屏之设,虽然与“木主”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实质上也是一种“设主”。在设“木主”之前的祭祀,无疑是以瞻拜画像和供奉小木屏而展开的。这样祭祀活动,就是一种祖先崇拜。因此如果我们把丁衍夏所云“祭不设主”视为当时丁氏没有祖先崇拜的观念和行为,并推之宗祠只是一座供族人做礼拜的清真寺,那是有悖客观事实的。可以说,“设主”的形式并不那么重要,关键在于祖先崇拜观念的确立和行为的存在。尽管通常的那种神主之设,迟在宗祠创建之数十年后,然而,宗祠的建立,是祖先崇拜的标志,其功能是一样的。
大宗祠供奉丁氏之祖先,可是能予晋主者是有条件的,“我族大宗祠之建,崇奉列祖,五世而下,有爵有功者得以祔食”63。丁氏之一至五世祖,一世为丁谨,《纂述世谟》载:“吾家之祖,惟节斋府君为有据,已不能得其所自迁矣”,则“断以节斋府君为始”。二世丁嗣和三世丁夔单丁过代。四世四人,泰殇,实(字仁忠,号朴斋,1347—1420年)止,朗乃“芽之旁出”,“祖祠不许混进”而“祀于私室”64,“表者惟善”。故《丁氏族谱》云:“始祖节斋公与夫四世祖仁庵公厥公懋矣,故祀之于无穷,均为永世不迁之祖也。”五世即丁善,所传三子,长妈保、次观保、三福保“为鼎立三房之祖”。丁氏家族由五世开始分宗,“子孙随所继世而祀焉”65。于是一至五世之谨、嗣、夔、善、实、妈保、观保和福保八人,被尊奉为丁氏通族共祀之祖。
丁氏家族自五世以后,生齿日繁,族日以大。五世以下之列祖,只有“有功有爵者”才能入宗祠“祔食”。丁启濬《三宗祀议》云:
我始祖节斋公,方胜国时,从姑苏南徙,四叶单传,合葬东塘。中值仇家之难,扫除不时,夷为守者之居,子孙太息。 我佥宪方昼绣之初年,承先公之严指,七日秦庭之哭,义不戴天,一朝泗水之浮,魂归埋玉,苍苍郁郁,三千之气弥佳;子子孙孙,一发之钧不坠,且甲第为破天荒之始,在宗祊有旋地轴之功。亦越五世,而我中宪公显念仁祖拓基启宇一旦圮于兵燹,缵封翁裕后光前,百年增其式廓,购东西之丙舍 , 拓庙享之中堂。岁时伏腊,申历代之旷仪;谱牒备明,辑一宗之巨典,以忠厚正直培元气。盖逾六十余年,以文章道德祀瞽宗,大允乡闾众论。有子计部公蚤成进士,益广先猷,乍予告以归田,首阅祠而考筑,环居子姓,盖落落于重迁,昂直受金,举欣欣而他徙。前辟朝庭,后营寝室,恢以两庑,亘以修垣,翼翼如也, 言言如也。斥俸金八百余两,不召宗人一钱,在乡人二百年来,皆谓睹未曾有。嗟乎! 行墟墓者生哀,况值周原之改物;视榱桷者思敬,奈索郑赋之实难。惟三公接武登朝,位皆不配其德;惟三公敬亲率祖,功均可祀于乡。隆往所以劝来,配享允孚舆议,爰稽故事,用副嘉辰,谨涓王正望日壬戌之吉,送主入庙,永光祀事,继今以後,凡仁祖之子姓,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世有盛典,顾不休与谨议。
晋主大宗祠的“三公”是八世“明赐进士奉议大夫四川提刑按察司佥事”丁仪、九世“明赐进士广西梧州府知府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丁自申、十世“明赐进士承直郎南京户部江西清史司主事”丁日近。这种“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的晋主制度的建立,无疑大大地鼓励了族人的仕途进取和对宗族做出贡献。
清康熙间,宗祠“开晋主之例,为重新之资”。康熙四十三年,因宗祠颓圮,“佥议循三宗祀议拓募,子姓有能捐四十金并力重新者,录其功追报其祖考妣神主入庙祔享”66。此次捐资晋主“获十一龛”,其中有捐资以使自己之祖妣晋主宗祠者,十一世丁若榆(字孚佳,号象庭,1576—1652年)便是由其派下上下房(十二世)捐公银 17 两及孙子(十三世)丁秉璋 (字唐友,号质轩)出银八两和曾孙(十四世) 丁颐等出银20两“以成其事”的67。也有房支集捐以让本房之共祖晋主宗祠者,七世丁瑺(字朝璧,号敦朴,1427—1477年)神主之进大宗祠则是其例。《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丁氏执斋公图谱序》载:
康熙乙酉,阖族佥议重修大宗祠,费用浩繁,因开例有能充银四拾两者,许晋祖考妣神主。长兄颐,素体王父吉人公、父德轩公尊祖敬宗至意,喜其千载一遇,等而上之,若龙祖、若敦祖,为我一派之六世、七世也,力议循例充银。时敦祖祠宇告成未几,蒸尝寝薄,鸠众又艰。用晋九世祖考妣于敦祖祠,出白金八两,合共五龛,得银肆拾两,以成敦祖晋入大宗祠之举。68
然而,捐资晋主乃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宗人于第二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 便立约“永不为例”。族谱载《长二三房晋主合约》云:
大宗祠倾圮多年,缘费银未有设处,故兴建之事,叠议叠止。兹值大利择九月十三日兴工,依祖制鼎新以就,丁鸠银未得成事。阖族公议,有能充银肆拾两共成斯举者,许晋祖考暨妣入祠春秋配享。此系权宜,事竣之日,永不为例,仝立公约为炤。69
进入大宗祠的神主,列位是有区别的。“吾宗自宫保蓼初公立三宗祀议,凡仁祖子姓有爵有功者俱得祔庙配食。缘时所祔者搢绅及各支祖而已。厥后瓜绵瓞盛,循议捐充叨光祀者,代有其人,中龛之阶几满”,因此,“前辈乃议增左右两龛为捐赀者祔,而中龛留为搢绅禄位”,以“激励后人优待搢绅者”70。
尽管族规如此,但迨至清光绪间,又一次“破例”。由于宗祠“堂庞门楣均将就圮”,“土木工役为费甚矩,而捐充尤难”,“族众有以破例厚充祔祀中龛之说进者”,丁廷兰“初以前规不可自我而越”,但“告既而思,庙貌素严,固可蒙安袭故,若夫榱桷将朽,曷尽慤著爱存,爰循众议,襄兹善举”,后“得孝思者四人,各充八百两”,“复募入左右龛两人,各充八百两”71,祠宇得以重修。此后又制约云:
此番进主之举,洵属越规而为,而各户捐充之赀,亦实加厚之至,特念祠宇所以妥先灵,不得不计出权宜,以徇众议,嗣后中龛则仍永远为搢绅禄位。盖一以副前辈优待搢绅之美意,一以免后来有志观光之良法,勿蹈斯举之僭越也。72
据族谱记载,截至清末光绪年间 (1875—1908 年),以通族共祖及入仕晋主、捐资晋主而崇奉于大宗祠内之丁氏祖考妣127位。各谱所载见有错漏,整理抄录如下:
一世节斋、荣寿陈孺人
二世述庵、顺正陈孺人
三世硕德、贞淑苏孺人
四世仁庵、淑懿庄孺人
四世朴斋、蔡氏孺人
五世毅庵、宜家蒲孺人、懿恭王孺人
五世诚斋、精玉陈孺人
五世英杰、懿德施孺人
六世龙隐、仁懿陈孺人
六世中斋、仁寿蔡孺人
六世怡斋、慈阃蔡孺人
六世毅斋、静顺尤孺人、徽柔黄孺人
六世纯斋、孝慈李孺人
六世素履、慈节洪孺人
七世节轩、慈淑庄孺人
七世敦朴、宽泰傅孺人、慈爱王孺人
七世澹斋、贞顺颜孺人
七世明恩例冠带乡饮大宾九十一翁颐隐
七世养静、宽裕龚孺人
八世守素、顺约王孺人、贞一王孺人
八世明廷试贡元浙江金华府金华县儒学训导署金华县知县平庵
八世英睿、顺制颜孺人
八世静庵、淑慎杨孺人、淑贞金孺人、宽厚邵孺人
八世明赐进士奉议大夫四川提刑按察司佥事汾溪公
八世明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营膳司主事后吾
九世明赐进士广西梧州府知府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崇祀乡贤槐江
九世则古、慈顺蔡孺人
九世明乡进士文林郎九溪
九世明敕赠文林郎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知县乡饮大宾中汾
十世简斋、明德杨孺人
十世明诰赠通议大夫刑部右侍郎肖槐
十世明赐进士承直郎南京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午亭
十世明赐进士广西都使司佥事署都指挥佥事蓬江
十世明乡进士奉直大夫直隶和州知州乡饮大宾八十一翁瀛江
十一世明赐进士通议大夫刑部左侍郎赠尚书哲初
十一世明乡进士奉训大夫广东崖州知州五从
十一世象庭、勤慈黄孺人
十一世青紫、慈惠潘孺人
十一世清赠文林郎顺天永清县知县东畴
十一世明岁进士文林郎广东合浦县知县衷瑾
十一世对峰、盛俭陈孺人
十一世槐泉、贤范李孺人
十二世乡进士特授广东潮州府西营守备晋阶怀远将军乔初
十二世清诰赠朝议大夫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加一级颙初
十二世清恩进士奉直大夫陕西庆阳府宁州知州加一级候补知府雨航
十三世清诰授通议大夫湖广湖北等处地方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雁水
十三世五十一翁刚度、勤慈庄孺人、慈顺蔡孺人
十三世朴庵、勤惠张孺人
十三世宗仪、勤俭庄孺人
十四世例赠文林郎乡饮大宾质直、素惠王孺人
十四世电生、勤节李孺人
十四世岁进士例赠修职郎毅轩、淑静柯孺人
十四世郡庠生八十七翁馨德、慈寿吴孺人、慈顺吴孺人
十四世特恩岁进士八十六翁学瑾、淑慎张孺人、勤素苏孺人
十四世纯庵、勤肃柯孺人
十五世七十二翁厚轩、慈淑陈孺人
十五世例赠修职郎果德、淑贞王孺人
十五世诒燕、贞淑蔡孺人
十五世恩荣乡饮大宾七十三翁诚轩、慈惠吴孺人
十五世六十五翁坦轩、徽懿蔡孺人、顺瑾李孺人
十五世乡饮大宾乐义、端厚郑孺人
十六世七十七翁瑞庵、冰玉王孺人、宽厚吴孺人
十六世恩荣顶带乡饮大宾八十一翁信溪、柔惠苏孺人
十六世国学生六十九翁瑜溪、慈懿陈孺人
十六世诰封奉直大夫树轩、贞惠林孺人、柔惠徐孺人
十七世国学生慎斋、善慈施孺人、顺谨张孺人
十七世国学生敏斋
宗祠里的神主毁于20世纪60年代,2002年重修宗祠,复置中堂神龛,按以上历代祖宗考妣重制木主入龛供奉,同时增晋八世古素暨陈氏孺人、十八世诰尝五品花翎钦赐名达九重星南暨夫人、十八世惟苋暨林氏孺人、十九世清咸丰壬戌科举人授福州长乐教谕廷兰暨夫人、十九世旌表孝女谥志贞义姑讳牵娘、二十世清光绪丁丑科进士任广东即用知县寿泉暨夫人。
在陈埭丁氏回族社区,作为崇拜祖先的场所除了大宗祠外,还有小宗祠。现存丁氏小宗祠六座,即花厅口五世“毅庵丁公宗祠”和六世“中斋丁公宗祠”,坪头六世“毅斋丁公宗祠”,岸兜七世“敦朴丁公宗祠”,江头八世“古素丁公宗祠”和十二世“道振丁公宗祠”。小宗祠的建立,是该房支势力和财力的显示,是“盛房”的体现。通常是一脉相传的房支子孙衍盛,一则祭祀时子姓瞻拜场所难于容纳,二则雅推甲族,追思祖宗之功德,因之鸠资修建。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三世丁德轩(讳秉奎,字娄文)命子颐 (字正伯,号慎亭) 与本房议设小宗祠,敦朴丁公宗祠便这样建造起来了73。有的是该房支子孙入仕为宦,为了荣宗耀祖而捐俸倡修,建于明正德年间的毅斋丁公宗祠,创自“历官四川按察司佥事”的八世丁仪则是其例74。大宗祠之下的小宗祠,分宗之祖祠也,是丁氏祭拜祖先的中层单位,以房祖及其派下列祖考妣为崇奉对象。晋主小宗祠也并非是无条件的,亦必须是本房支之有爵有功者。
祖先崇拜,强化了同宗共祖的认同思想,巩固了慎终追远的传统信念,是维系宗族血缘亲情关系的精神支柱。
五 祭祀礼仪 祭祀仪式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具体表现,宗祠每年举行祭祖活动,有正月元春和十一月冬至之祭,即所谓“春冬二祭”。《礼?王制》载,天子诸侯宗庙有春夏秋冬四时之祭,春曰礿、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烝。《大宗祠春冬祭文》所云“值兹开泰、禴,阳复、烝祀是煌”,指的就是春冬二祭。族谱《祀约?按》载:
按礼有庙祧、坛墠及鬼之制,以祖之远近为别也。祖有高、曾及祖之称,而服缘之不同也。若然,则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者,不宜于远祖,而皆通矣。由此义求之,则自高祖而下,忌日之祭宜也。自六世祖而上,不宜杀耶。若然,则远祖不祭矣可乎? 在礼,士、庶人于远祖无祭也;其曰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乃天子、诸侯之礼也。故程、朱疑其僭,而后不敢行也。然岁首称庆,自天子达于庶人,共用于亲,不云僭也, 何疑于冬至之祭祖? 窃以六世以上之祖,祭不忌日,而以冬至宜也。75
丁氏宗族遂遵“礼制”以祀祖,并以列祖考妣自始祖至五世,不以忌日之祭,而以冬至之时祭祀之。除通族共襄之春冬二祭外,得以晋主祔享的房祖,派下宗人逢其忌日,也进祠堂祭拜。五世诚斋,虽共祭于冬至,而其直系子孙又于他的忌辰六月初五日设祭,且以“六世祖伯仁德公、龙隐公、中斋公,考毅斋公,仝祔食尚飨”76。又如《象庭公祭约引》载:“今岁(道光十二年,1832年)元月九日为象祖讳辰,诸叔兄弟侄相议于大宗祠瞻拜享祀”77。
正如前面论及的宗祠神主之设一样,祭仪方面在16世纪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丁衍夏《祖教说》中详细记述了他“稚年”和“厥后”以及“今”即在嘉靖初、嘉靖中、嘉靖末万历初,所经历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变化情形。兹将《祖教说》载之于下,使我们对陈埭丁氏回族的宗教信仰以及在祖先崇拜礼仪的变革过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祖教说》云:
吾家自节斋公而上,其迁所自出,俱不得而详也。由其教而观之,敦乎若上古风气之未开然也?如殓不重衣,殡不以木,葬不过三日,封若马鬣而浅,衰以木绵;祀不设主,祭不列品,为会期,面相率西向以拜天;岁月一斋,晨昏见星而后食,竟日则枵腹;荐神惟香花,不设酒果,不焚楮帛钱;诵清经,倣所传夷音,不解文意,亦不求其晓,凶吉皆用之;牲杀必自其徒而后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清不以交于神明;衣崇木棉而不以帛,大率明洁为尚也,夏稚年之所习见矣。厥后殓加衣矣,殡用木矣,葬踰时矣,衰麻绵半矣,祀设主矣,封用圹矣,祭列品而加牲矣,务肥腯矣,天多不拜矣,斋则无矣,牲杀不必出其徒而自杀矣,衣以帛矣,交神不皆沐浴矣,酒果设矣,楮帛钱焚他神矣,祀先则未用也,香花之荐犹故也,不豚犹故也。今则祀先有焚楮帛钱者,牲杀不必自杀与其徒者,衰皆以麻无用绵者,葬有踰十余年者,吉凶有用黄冠浮屠者,食有以豚者。
丁衍夏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说明,在16世纪初丁氏宗族还保持着伊斯兰教的礼拜、封斋之教仪时,祭祀祖先的活动是与之并行的,不同的是“祭不列品”。当我们由此而与前述宗祠的建立、仁祖画像和记列祖忌辰小木屏之设结合起来推之,可以毫无疑问地认为,既信仰伊斯兰教又崇拜祖先在丁氏宗族中并存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且这种现象在丁氏迁居陈埭后就开始出现了。以下的事实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六世丁敏(字廷学,号毅斋,1405—1456年)祷雨于五峰山龙潭78。七世丁庾(字朝亿,号颐隐,1445—1535年)尤为如此,东塘三世合葬祖坟被守者侵没,丁庾言及泪下,子丁仪成名,奉使过家,“责令清理,方许就仕,曰:人忘其祖,奚以官为也”79。嘉靖十一年(1532年)“旱魃为虐特甚,郡守屠公躬祈,四望莫孚。公年及颐矣,入见郡庭,步趋如少年,屠守降阶问所言,公陈父祖夙昔祷五峰山龙潭之应,屠守欣然命驾以往。公继言曰: 非诚,不足以格也。屠守敛容修仪,躬诣致祷”80。崇祖观念之强烈和信奉他神之虔诚,在颐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以上事实着重在于表明,陈埭丁氏从一开始就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而确立了祖先崇拜的观念。不过,他们在祭祀祖先时,却是采用其民族的固有习俗——伊斯兰教习俗而进行的。这不仅可见于《祖教说》之所述,而且族谱也记载了不少典型例子。七世丁德(字崇新,号少逸,1448—1534年)“惟祖先祀事,旬日戒且必诚必腆,治器皿,干衣服,斋沐三日,乃与神交,率为常”81。生活于同时代的丁庾“当祭必沐,无间寒暑,老亦犹壮。牷牲预时择之,日再省视,务极肥腯告充以荐,方惬其志”。甚至连八世丁仪“首登仕籍,以士大夫之于礼祀于先”,也是“回教未敢有违”也82。丁氏接受了汉族的传统观念,但没有背离伊斯兰教习俗,其崇拜祖先是以汉族的传统观念与伊斯兰教习俗结合的表现形式而出现并存在的。
然而,随着丁氏回族的日趋汉化,淡化了伊斯兰教信仰,崇祖观念得到了加强,伊斯兰教习俗逐渐变革,祭祖仪式则向着“渐变以合于礼”发展。应该指出,丁衍夏的一生正处于丁氏回族宗教习俗发生变革的转折时期,他所耳闻目睹的丁氏宗族在祖先崇拜方面的诸多变化,并不是祖先崇拜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而是崇拜祖先仪式的不断汉化。在从“祭不列品”到“祭列品矣”的一系列变化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紊乱现象:
近虽品增于昔,而多寡惟宜;直祭供办,而彼此莫同。用亵味而贵多品,则后者虽为继,非所以一孝思而明洁斋也。且忌日不知迁主而混设于祖龛,非所以尽一日追慕之诚也。古者笾豆俱偶,偶者阴数,交神当阴,从其数也,礼云“四簋六瑚”是也。今俗尚五,五则阳数,以阳求阴,非理幽之道也。83
于是,代表着丁氏宗族士绅阶层的丁衍夏发起制定了《祀约》。一场倭乱的浩劫,遂成祭仪改革的契机。靖四十年,宗祠遭倭寇焚毁,次年,丁衍夏避难返乡,“先而卜筑于斯,以栖列祖之神”,由于“时异势殊”,“时祭乃古昔之制而不能复”,惟“祭以生卒之日”。故丁衍夏于“岁在壬戌(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读礼之日而直备祭之年,于是略仿古人之制,酌今之宜,为吾家宗庙祭祀定式”:
生卒之日祭均其品,而卒日之祭加一全牲,牲用少牢。吾祖大夫之后,祭用死者之分,因而俱用之,衍先世之遗荣也。牢不熟荐,取古者血食义也。牲必由畜,重止十觔,取古者用犊之义也。不牢则鹅,鹅者吾家故用为牲, 务极肥腯,从先祖之遗训,不可以不恪也,必如是而后可以告充也。牲置于俎,而品陈于豆,豆行各六,为行者五,五六三十,当地之数,阴之全也。次牲以果,果以时也如时无果,干者代之;次果以蒸食糕包、馒头、糍饼之类;次蒸食以脯醢羊肉、肝蹄、鸡鸭之类;次脯醢以河海之鲜鱼、虾之类;次鲜食以畦圃之蔬瓜果、豆腐之类,俱以充豆而止,豆各一味,慎不可偶也。古者盛黍稷以簠簋,今代以瓯,实面饭羹茶以四为列,注酒以盏,挂箸于旁。至日,陈设于堂,迁主以祭,序立跪而上香,参神四拜,跪而酹酒。读祝献者三,复位。致拜者四,焚祝送主。然后割牲分饌,聚其主所出之子姓而享之,六人一席,席设时果一、蒸食二、牲与脯醢鲜蔬各二,酒七行,饭以饱为度。清明祭于墓,品如之。岁暮合祭于祖龛,品如之,惟瓯以主增。此虽未必尽今昔之制,庶几为可继之规。先簿正祭器之义,若必诚必慎,必精必洁,则在孝子慈孙之自尽矣。84
丁自申接着作《祭约引》敬告族人:“庶几丰无侵费,俭不废礼,此议之经久而可行者也。其直祭与与祭之人,各有仪式,宜相恪守,不惟上可以申追远之念,且下亦不失故家之风。今将设祭品物与合行仪节条开于左,敬呈于列位尊兄宗长并贤子弟质证焉,凡我族人,共守无斁。”85
《祀约》是16世纪后半叶丁氏回族伊斯兰教习俗发生变革的产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祭祖仪式“渐变以合于礼”,但是“独当忌之日前一月,畜一牲别牢以食之,有古者涤牲之遗也;先一日扫室、涤器、荐花、燃烛,有古者致斋之义也”,其依旧保存了丁氏祖教之遗俗。而对这样的变化,丁衍夏认为:
虽渐变以比于礼,而于非礼之所出者有之,于明洁之尚,吾见其皆莫之省也。呜呼! 君子论礼有曰:“本于其国之故,不求变俗。”又曰:“有可变革,有不必变革者,在乎省其宜而行之也。”宜者何?天理人情之宜也。苟于天理人情而无害者,何必变 之以狥世俗之私乎?今于其变者而知裁之以礼,斯善变矣。若意出于明洁,心存于诚敬,则宜深念而慎守,相期以勿变也。86
他还对有失“家法”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夏家旧得此意,是以牲必涤、必充,必亲黍稷,必自治而后敢为饴,今而渐有不然也,临时而取之市笾豆具矣。其如洁何?其如诚何?失能享之之义。”87丁衍夏对于“祖教”变革的认识,代表了宗族的士绅阶层。他们一方面强调祭祀仪式要合乎于礼,另一方面又提出“家法不可以不守”。士绅阶层所倡导的这种礼制与家法复合的祭祀形式,既便是在“槐江公、午亭公、哲初公三世联登甲榜,家声振矣,回教曾几乎息”的情况下,也是“于祖制未忍尽更,惟时礼用九拜,饮宗老、燕子衿彬彬然,有尚齿尚贤之风,猗欤盛哉”88。
但是,在《祀约》制定一个世纪后的清代初年,时势又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今回教已矣,文物不振,子孙罔忌,过庭鲜诗礼之训,入庙无尊敬之思,有乖祖制,殊失礼仪”的局面。时身居“诰授通议大夫湖广湖北等处地方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的丁炜看到这番“礼仪崩祖制坏”的情景,忧心忡忡,他利用身为仕宦在宗族中的威望和影响力,再一次以“礼”来框定祭仪的规例。丁清《祭仪纪言》记云:
雁水侄假归,闻而忧之,适值我汾房直祭,商予采《文公家礼》,裁定三献以为家规。夫礼之宜遵,岂特一家哉! 礼明则分定,则亲亲长长之义,于是乎推斯举也,纵不敢云纯备,而敬祖睦族之意亦可少伸万一。尔合将仪则,其具列于左:赛典赤回回瞻思丁氏,遵《文公家礼》,酌定春冬祭仪。89
族谱详细记述了所制定的春冬二祭之祭祀规例。备办祭桌12席,每席订钱 950 文,祭品订18味,即全鸭、牛肚、牛肉、肋、鸡、羊肉、目鱼、煎、状元糕、珠包、芋、蠘、香菇、蛏干、虾米、鱼、蓼花产、面干、菜汤、饭等。牲以全羊一只(20世纪50年代前由祖坟地水午林提供)。各祭桌并备酒瓶一,茶瓶一,酒盏、汤瓯、茶杯、牙箸各十二,香炉、烛古、桌裙、拜单各一。90
参祭者为房长、宗老、主社,余则绅衿、宦裔及读书应试子姓,不得混争。届期质明盛服入祠供茶、设位、陈馔。主祭者“以爵爵同论齿”,其到祠,传炮一声。陈饌毕,传炮二声。子姓祭毕,传炮三声,随即行礼。绅衿宦裔行初献礼,取尚贤之义;饮胙宗老,行亚献礼,取尚齿之义;宗侄宗子行终献礼,取继祢之宗之义;读书子姓另行恭拜,取奖劝后学之义。91
祭祖仪式的核心是“祭之以礼”,心存敬畏,虔诚信奉,让祭祀者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对“继承祖先血脉”的崇高感,更使祭祖这种独特的程式弥漫着静严穆肃的气氛。其“班仪式”是:
绅衿宦裔、读书子姓,照世陞阶行礼,序立,班齐,降神一揖。
主祭者诣盥洗所,盥洗。
主祭者诣香案前,焚香。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读告词。俯伏,兴;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祭者复序立位,鞠躬拜。众通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祭者诣中座列祖考妣神位前侑食,陈饌,拜,兴;拜,兴;拜,兴;拜,兴。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酌酒,献酒,再献酒,三献酒,遍斟酒。进肝,进面,进大羹,进食,进饭,进铏羹,进茶。俯伏,兴;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祭者诣东座神位前陈饌,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酌酒,献酒,再献酒,三献酒,遍斟酒。进肝,进面,进大羹,进食,进饭,进铏羹,进茶。俯伏,兴;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主祭者诣西座神位前陈饌,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跪,上香,再上香,三上香。酌酒,献酒,再献酒,三献酒,遍斟酒。进肝,进面,进大羹,进食,进饭,进铏羹,进茶。俯伏,兴;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香案前跪,众通跪。
读祝者就位,跪,乐止,俯伏,读祝文,兴,平身。
主祭者复序立位,鞠躬拜。众通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焚祝文,瘗毛血,参神一揖,相向一揖,礼毕,退下阶。
饮胙宗老,照世陞阶行礼,序立,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参神一揖,礼毕,退下阶。92
祭祀完毕,参祭者入食祭筵。同时,主祭者,祝文者、唱班者、礼生六人、绅衿国学、写联者、写祝文告词班仪路头帖者、排祭桌上器物者,以及主社四人、房长八人和其他参祭者,按例各分得祭品若干93。
并且规定:“每年元正,主大宗事者敬奉桔、包、珍味、花枝、大烛、连炮”,“每月朔望,主大宗事者敬奉香烛、清茶”,“祠宇以清肃为主,管大宗者逐日洒扫”,“迎神、祈雨、普渡,管大宗者应燃灯放炮,供香案烧金烟茶,不可失礼”,“端午、中秋、冬至,管大宗者应敬奉面饼珍圆庆令节”94。
值得注意的是,还规定祭仪“前期三日,斋戒习仪,前期一日,洒扫涤器,省牲具馔”,此乃深含丁氏祖教“致斋之义”和“涤牲之遗”,虽不可与当初之同日而语,然可谓“不失故家之风”也。这一既遵祖制又守礼仪的祭规,一直被后代子孙奉行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而中止。
宗祠祭祖,必须依赖一定的经济力量,通常均置“祭田”,以其收入来支付祭祖活动的各种费用。丁氏宗族在明代前期就已有“祭祀之需者,谅亦不薄”95的祭田之设和较为完备的管理使用制度。道光九年(1829年)“重立大宗祠蒸尝簿”之《序》云:“大宗祠之有《蒸尝簿》也,自昔已然。其课祀之费,皆取息于田业、海荡等项,记载备详。”96陈埭环江居负海,而海潮所往来处,其地卤泻,宜生海错诸鲜,居民受产以为业,谓之“海荡”。丁氏海荡有“东至鲟埔角,西至蚶江沟”之说,族人世代以海荡为田,养殖蛏苗为业。海荡归整个宗族共同所有,归各小宗支配,分给族人经营,“定坂征银”,以充大宗公费。亦曾有“海坪一所”,租给洋埭林姓“修筑开垦成田收栗”,每年交纳稻谷18担97。海荡征银,公田收租,成为丁氏宗祠祭祖的主要经济来源。除了祭田,族人捐资,也是维持宗祠活动的经济保障之一。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族遭“撒戍之诬”的祸害,以致“吾家所遗祭田荡尽,继敛私赀以充”便是一例98。道光九年“缘旧簿已经散失,无从稽查,兹再为创建”的《大宗祠蒸尝簿》载“祀业”:
一通海每年湿生白蛤、青蚬,就所生多寡,通族子姓向公议价给贌,不得违例;一丁擅港海一带;一洋埭乡林,每年应纳硬租一十八担,冬祭收用;一大沙港海一带;一乌边港海一带,每年估贌,冬祭收用;一东塘头园税,每年二千五百四十一文;一沪地每年给贌,春祭收用,旧簿载现银十二元;一通海每年种蛏,应量蛏笺订钱三十文,冬祭收用。99
2002年丁氏宗祠重修后,恢复原设在中堂的列祖列宗考妣木主牌位,并于落成庆典之日正式安主就位,丁氏回族事务委员会特别召开会议,就丁氏祠堂春、冬祀祖制定“规例”:
祀祖日:春祀为每年元宵节 (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冬祀为每年冬至 (即公历12月22日)。
轮值办法:一度一村,上承下接,七个回族村,即从江头、溪边、岸兜、西坂、鹏头、四境、花厅口依序轮值承办。由陈埭片老年人总会牵头组织,各村分会承办。
参加祀祖对象:当任回委会成员、各行政村两委会成员、陈埭老年人总会、各村分会全体理事、陈埭民族南音研究社、陈埭民族诗词研究社、陈埭回族残联会负责人、70岁以上(含70岁) 丁氏男性族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士参加。
祀祖仪式:承照先祖传统仪式进行,主礼人由承办村分会会长担任,各村分会会长作陪礼人。由回委会主任向主礼人披红,由副主任向陪礼人挂红花。参加祀祖丁氏族人全部参加祀祖仪式。祀祖职员由回委会安排。
祀祖经费:每次祀祖由回委会从祠堂基金中拨出五千元,补贴承办单位,各村70岁以上人员每人按30元计算,由各分会统一交承办单位作为赞助金, 不敷部分由承办单位负担。祀祖日如旅外宗亲来参加者,其奉献礼金归祠堂基金会收入,由祠堂基金会每人按30元标准计算付给承办单位。100
这一规例的制定,遂使丁氏宗祠中断多年而恢复起来的祭祀祖先的日期与仪式,走上了制度化,也趋向了现代化。丁氏宗祠的祭祀礼仪,随着岁月的推移,60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崇祖意识一脉相承,但祭祖形式则因应时势而不断变革,实践着宗族对信奉祖教所采取的那种“吾将与吾党修明之,使不泥于其教,亦不背于其教,变而通之,与时宜焉”101的开明态度,使之亦然。
六 宗祠功能 宗祠系祖先栖神灵之宅,子孙追孝思之所,作为血脉崇拜的神圣殿堂,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它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在新的历史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是“敬宗收族”。宗祠是实现宗族整合的标志,对于供奉在宗祠里的列祖列宗的崇拜,成了巩固以共同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的纽带。
丁氏宗族,自陈埭开基,“其生于斯,长于斯,住族于斯者”,由“鼎立三房”继而“十房析居”102,云礽振振之盛昭,族属绵绵而无间。然而,随着“业日以拓,族日以大”103,发挥宗祠的敬宗收族的作用,使“族之人会统于一,庶不至涣散而乖离”104便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丁自申在宗祠于嘉靖间遭兵燹后极力倡导重建以不至于“泯宗”的事实,把不建宗祠即将泯宗联系起来,就是对宗祠重要性的最好诠释。宗祠的这一作用,不仅内在,而且外延。丁氏族人“聚处踰二百有余年,无远出而他徙”105,但自明末清初以降,外迁异地他乡者不为少数。据调查显示,移居省内各地的有晋江的东石和安海、石狮的蚶江、惠安的崇武、同安的陈塘、南安的官桥、永安的西洋、大田的前坪和均溪、平潭的中楼、福清的大浦、福安的黄儒、霞浦的高店、福鼎的秦屿等,省外的有浙江的苍南和温州、台湾的鹿港和台西,以及香港、澳门等地区,海外的有菲律宾、新加坡、美国等国家。这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于种种的原因而迁播海内外各地的族人,宗祠是他们追寻“摇篮血迹”的地方。早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族谱就有“住居温州”的“十三世万庆、万乘兄弟从浙江总督标下中营中厅来泉援剿协防,陈埭筑寨,到祠谒祖”的记载106。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子姓以祠而为归”的现象愈加多了起来,有几件具有特别意义的事情是值得记述的。
菲律宾是陈埭丁氏族人侨居海外人数最多的国家,在马尼拉除“旅菲清真五姓(金、丁、马、白、郭)联宗总会”外,还成立有“菲律宾聚书丁氏宗亲会”和“旅菲晋江陈埭同乡会”两个以陈埭丁氏族人为主体的华人社团组织。菲律宾聚书丁氏宗亲会会所厅柱楹联“菲岛开族源陈江一脉真传毋忘桑梓,聚书发祥振家声百代盛衍无忝宗风”,道出了与祖籍的渊源关系和文化认同。1985年6月,菲律宾丁氏宗亲以爱国侨领丁魁梧为团长,丁木德、丁晋朝为副团长,第一次组团返乡探亲谒祖。回族事务委员会精心安排祭祖、参观,热情接待,同胞亲情给“回乡探亲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7年11月,在籍宗亲组成以丁显操为团长的庆贺团,应邀赴菲律宾参加旅菲清真五姓联宗总会成立35周年庆典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菲律宾华侨与祖籍陈埭之间的宗亲联系。此后,旅菲宗亲又多次组团返乡祭祖,参加各种宗族事务活动,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宗祠重修,菲律宾宗亲踊跃捐资,共襄斯举,旅菲清真五姓联宗总会、菲律宾聚书丁氏宗亲会董事长丁木德热心桑梓,独捐人民币30万元,备受族人称道。
丁氏族谱记载,清代以来或“以家计东渡”107、“出住台湾”108、“在台开基”109,或“经营台郡”110、“贾于鹿港”111,或“台湾学”112、“入台庠”113,有不少族人移民到了一水之隔的台湾。据人口统计,现有丁氏宗亲两万多人,主要分布于岛内的云林、彰化、嘉义和台北等县市。十八世丁朴实于乾隆末年往台湾经商,家于鹿港,子丁克家相继东渡以承基业。未几,克家兄克邦之子丁文栋复居于鹿港经营,生意盛极一时。至二十世丁寿泉于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家声日振,发展而为鹿港的著名绅商。他们编修族谱详细地记录“木本水源”之宗支世系,亦曾“回家娶室”、“回家谒祖”、“重翻起盖”祖厅114,然而由于政治藩篱的阻隔,中断了长期以来一直与祖籍保持的密切联系。云林的台西有丁氏人口近两万人,是台湾岛内丁氏人口最集中的聚居地,今光华村十张犁祖厝供奉有“四世祖考仁庵公神位”,但丁氏何时徙居于此,不见明确的文字记载,甚至连祖墓碑额上镌刻“陈江”是大陆的什么地方,也不为人们所知道。1993、1994年,笔者两度应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邀请赴台访问和进行学术交流,并合作从事为期两个月的“陈埭丁氏宗族的发展及其移民台湾的研究”的课题调查,引起了当地丁氏宗亲的高度重视,他们进一步了解了祖籍在大陆、衍派在台湾的海峡两岸丁氏的血缘关系,加深了祖籍观念和认同感,纷纷表示将组团到大陆寻根谒祖115。继解放前夕(1949年)移居台湾的前晋江县长丁维禧于1988年5月偕夫人在香港丁子对等宗亲陪同下回家乡探亲谒祖之后,1995年9月,以台西乡小学校长丁东德为团长的“台湾丁氏宗亲华南寻根之旅暨乙亥秋尝祀祖团”一行28人抵达陈埭,宗亲们以盛大的场面热情地欢迎他们的到来。在丁氏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衍居台湾及在籍合族子姓,聚集一堂,丁东德以“主礼人”之身份率大家谨具清香鲜花,向始祖节斋公暨列祖列宗考妣昭告祭拜116,洋溢着血脉相连、亲情共融的热烈气氛。1997年11月,以丁显操为团长的访亲团一行5人应邀到台湾,在台西、台北、鹿港、台东等地拜访了移居台湾的丁氏宗亲,促进了两岸宗亲的沟通与了解,表达了和平统一的共同愿望。
无论是菲律宾华侨,还是台湾的同胞,寻根谒祖,宗祠祭拜,唤起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产生水源木本的归属感,因世代增加、地域分离而逐渐淡化和疏远的同宗族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藉此得到了加强,增进了宗族群体的凝聚力。
改革开放后致富的陈埭丁氏宗族,对于历史上迫于生计出外谋生而在当地定居繁衍的族人,赈济解难,义不容辞,表现出同胞手足、亲亲相惜的包容情怀。1985年8月,平潭县遭遇历史罕见的强台风袭击,当地族人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回族事务委员会发动七个回族村捐资15000元、大米两万斤和衣物数百件,赴灾区慰问宗亲117。1990年3月,平潭族人筹资建造的一艘280吨位的轮船在运输途中不幸沉没,船员10人无一生还,损失达72万元,得悉消息,回族事务委员会立即募集48000元前往救济,安抚罹难家属118。福安黄儒村地处深山僻壤,聚居丁氏回民1000多人,对外交通十分困难。回族事务委员会于1992年4月组织七村村长到实地访问考察,捐助人民币5万元,帮助修建一条与山下公路连接的便捷通道,大大地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119。
陈埭丁氏“族属之大,子姓之蕃,其间不能无富贵、贫贱、强弱之不齐”,但“彼虽贫,与我同宗也,必不忍以富而相呑;彼虽贱,与我同祖也,必不忍以贵而相凌”,这种“亲亲之心油然生”120的共同血缘意识,超越时空的距离,在“喜相庆而忧相恤”121的依存与互动中,加强了宗族群体的维系,呈现出一派从未有过的团结向心的局面。
一是“纠宗绥族”。宗祠是正俗教化、宣传祖训族规、处理宗族事务的场所,甚至成为宗族中的司法公堂。
在族人的心目中,入祀宗祠的祖先总是最完美的,人们往往把对有功有爵的列祖列宗的形象塑造,与纲常礼教相结合,鲜明地宣扬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人文价值取向,并化为遵行不悖的“家规训戒”。通过严肃的祭祀礼仪,让后世子孙崇敬仰慕祖德,着力效法,奋发思进,而违背祖训,便是不孝子孙,不遵族规,也就玷污了血脉。因此,崇拜祖先,便有了道德规范和伦理教化的作用。特别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辟宗祠为学堂,“系子孙读书之,不许闲人喧哗、游戏及暑天夜睡”122,读书子姓参加祭祖并“另行恭拜”123,“有能登科第者,向公领坊匾银四十大圆,入泮者领花红银四大圆,乡试者领赆仪一圆”124,以奖劝后学,努力求取功名,光耀门楣。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族谱中看到那些因“蹙从叔至死”、“从倭为戮烧毁宗祠”、“不孝致姑饿死”等犯下“通族共愤之”的不良行为的族人,受到“名削不表”的严厉惩处“以垂戒后”125。利用敬祖尊贤手段,训戒族人循规蹈矩,忌恶扬善,寄托着对后代子孙的厚望。前面述及,当清代初年出现“子孙罔忌,过庭鲜诗礼之训,入庙无尊敬之思”的那种“有乖祖制,殊失礼仪”的状况时,不难理解丁炜为什么要锐意改革宗祠祭仪的良苦用心,而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宗族血脉世系的沌洁高贵,也才能保持宗族香火永续世而增昌。
在宗祠的处理宗族事务,公断族内纠纷方面,可列举以下典型一例:“乾隆二十五年庚辰冬,族人以大沙公海纠众纷争,仪僭出字,责诸族长,赖天祖之灵,有子姓嘉、瑞风、湘江、克研、神宝、绳武等同衷,于臈月三日到祠,会请通族,得议定坂征银,委仪总数,义不容辞,遂择日到海定坂。越二十六年辛巳正月,与成功、耀宗等,清出海银二百有余金,赎回乌边港,祀海以报祖宗之万一。但祭有半资,而族争未平,私心自揆,坟庙破损,爰建愚意,贌港修理,举宗不以为愚,咸曰报祖庇第一举,因劝族人请成功、元邃等董事,择日于八月二十一日修理鹿园祖坟”126。因经营海荡问题,族人发生争端,由十六世丁淑仪责成族长召集众人,在宗祠进行商议处理,即使“纷争”得到妥善解决,又获“海银”用于修理鹿园和东塘祖坟。祖墓重新修葺,“酬土之日,子姓到坟盈千,演戏致祭”,化“纠众纷争”为“和气异常”,“观者无不称扬赞叹”127。仲裁宗族内的纠纷,乃至处罚触犯族规家法的行为等等,宗谱所载不乏其例。宗族遇事“相议就于大宗祠”,被视为是充分体现了祖宗的意志,祠堂的这种司法公堂性质,是与它的血脉崇拜主题相一致的。很有意思的是,海荡受潮水冲激,地貌时常发生变化,所谓“高叟不许,流西复东无常”,故必“定年抽分”128,抽分海荡时使用“戈”为丈量计算单位,而戈的长度就以凿刻在宗祠前石阶上的两个方孔之间的距离为标志(据实测长5米),这也可算是宗祠作为司法公堂的又一表现吧。
士绅是宗族中的精英分子,他们的威望往往与族权相结合,构成领导阶层管理宗族一切事务,享有至高无上的支配权力。祭祀祖先、重修祠堂、修纂族谱、清复祖坟、制定祀约,以及审理争端、与官府打交道等,无不由他们提倡和主持解决。在宗族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士绅精英,对敦亲睦族、伦理教化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是“荣宗耀族”。宗祠关系着宗族的荣誉,不仅建造得宏大壮观富有装饰,而且刻意赋予丰富的内涵,彰扬祖先的功绩,炫耀宗族的成就,藉以提高宗族的地位与影响。
丁氏宗族七个半世纪的光荣历史(以一世祖丁节斋为开端),就镌刻在楹联上,撰写在匾额里,这是在感叹丁氏宗祠建筑特色的同时,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在丁氏宗祠里竖有匾额18方,石刻、漆书楹联近30对。匾额记述历代科第功名,褒奖先进;楹联除描绘宗祠风水、历史渊源和人物事件外,亦多为颂扬赞美先贤功绩之句。“人文蔚起,代有簪缨”129,正是陈埭丁氏宗族历史上的一大靓点。陈埭丁氏回族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就非常重视学习汉文化,对下一代的汉文化教育更是不遗余力,不仅择名师从学,而且督导奖励有加,子孙读书蔚然成风。由于“延师课子读书,每以功成名立为训”130,故于“破荒及第,肇自汾溪公”131而后,“举科名者,复踵相接”132,“子孙贵显,为当代最”133。据统计,明清两代登进士者12人、举人21人134,以及贡生26人、秀才105人135。兹先记录进士:
八世丁仪,明弘治辛酉(1501年)举人,乙丑(1505年)进士。
九世丁自申,明嘉靖己酉(1549年)、庚戌(1550年)进士。
十世丁衍忠,明万历壬午(1582年)、癸未(1583年)联捷武进士。
十世丁日近,明万历己卯(1579年)举人、己丑(1589年)进士。
十一世丁启濬,明万历戊子(1588年)举人、壬辰(1592年)进士。
十一世丁士龙,明崇祯癸酉(1633年)、甲戌(1634年)联捷进士。
十二世丁钟,明崇祯癸酉(1633年)、甲戌(1634年)联捷进士。
十二世丁楠,明崇祯已卯(1639年)武举、庚辰(1640年)覃恩进士。
十二世丁胤甲,明庚辰(1640年)进士。
十四世丁天禧,明崇祯丙子(1636年)武举、庚辰(1640年)会魁。
十五世丁莲,清康熙癸巳(1713年)春、秋联捷进士。
二十世丁寿泉,清同治癸酉(1873年)举人、光绪丁丑(1877年)进士。
次记录举人:
十世丁云会,明嘉靖壬子(1552年)举人。
十世丁衍仁,明万历戊子(1588年)举人。
十世丁衍经,明万历甲午(1594年)武举人。
十一世丁震武,明天启辛酉1621年)举人。
十一世丁之典,明天启辛酉(1621年)举人。
十一世丁大纲,明天启甲子(1624年)武举人。
十二世丁绍美,明崇祯癸酉(1633年)武举人。
十二世丁宗典,明崇祯丙子(1636年)武举人。
十二世丁元辅,清顺治辛卯(1651年)举人。
十三世丁文麟,清康熙壬午(1702年)举人。
十三世丁飏,清康熙庚子(1720年)武举人。
十三世丁克猷,清乾隆丁卯(1747年)武举人。
十四世丁其显,清康熙癸巳(1713年)武举人。
十六世丁湘江,清乾隆庚寅(1770年)举人。
十六世丁毓瑛,清乾隆辛卯(1771年)举人。
十七世丁嗣曾,清嘉庆丁卯(1807年)举人。
十七世丁捷三,清道光辛卯(1831年)举人。
十八世丁汉章,清嘉庆庚午(1810年)举人。
十九世丁庆辉,清嘉庆戊寅(1818年)举人。
十九世丁金城,清同治丁卯(1867年)武举人。
二十世丁廷兰,清同治壬戌(1862年)科举人。
匾额与楹联相应生辉,引人入胜。“三世进士”匾,赐进士出身光禄寺少卿礼刑二部郎何乔远,为梧州知府父丁自申、南京户部清史司子丁日近、太子少保资政大夫刑部左侍郎赠尚书孙丁启濬立;“父子进士”匾为历任汀章总兵父丁天禧、兴化府教谕丁莲立;“兄弟科第”匾为广东都使司佥事署都指挥佥事兄丁衍忠、奉直大夫直隶和州知州事弟丁衍仁立;“六子簪缨”匾为丁启濬六子即奉直大夫工部虞衡司员外郎长子榗、敕授承德郎都察院照磨次子榘、三子樾、敕授儒林郎广东惠州推官四子檝、诰赠朝议大夫兵部武选司郎中五子梡、敕授文林郎兴化府儒学教授六子●立等136。“科甲蝉联,簪缨鹊起”137,称之“特盛”138,诚如楹联“秀擢龙门六试七联捷,名魁虎榜四闱十登科”139之所云,“六试七联捷”指的是:
明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二十九年庚戌联捷进士丁自申,
明万历十年壬午、十一年癸未联捷进士丁衍忠,
明崇祯六年癸酉、七年甲戌联捷进士丁仕龙,同年联捷进士丁钟,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武举、十三年庚辰会试覃恩作进士用丁楠,
明崇祯十二年己卯武举、十三年庚辰会魁(进士)丁天禧,
清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春、秋联捷进士丁莲;
“四闱十登科”即:
明万历十六年戊子举人丁衍仁、丁启濬,
明天启元年辛酉举人丁震武、丁之典,
明崇祯六年癸酉举人丁士龙、丁钟、丁绍美,
明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丁胤甲、丁楠、丁天禧。
文风盛,仕宦多,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文人学士,有著作二三十种传世140,一副以书名与府志卷目对仗而撰的柱联,读来绕有兴味:
桐史志芳型列传外忠义孝友循绩向学隐逸笃行仕迹艺术文苑擅大家毓秀并夸名媛
芸编传巨制归囊后三陵六书午亭平圃问山涉江香雨沧霞瑤华推才子填词兼著紫云141
更可引以自豪的是宗族代有名人出,如“执法秋官重四朝”142的四朝(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名卿丁启濬、尽节一身可谓精诚动天地而泣鬼神的“忠烈”143丁楠、“壮猷平鹭岛孙谋远绍豹韬”144的“重藩都督”145丁良、“海内诗名齐十子”146的清初著名诗人丁雁水,以及“名达九重”147的近代军火科学家丁拱辰等。从撰碑、立匾、题联可以看得出来,与当时的郡守县令、乡绅名流,乃至象建极殿大学士张瑞图、礼部尚书黄凤翔、礼部尚书史继偕、礼刑二部郎何乔远、刑部郎中庄士元、吏部郎中陆深、吏科给事中史于光、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吳之屏、资政大夫刑部尚书兼刑部右侍郎王士正、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龚自珍、大总裁户部尚书军机大臣景廉、头品顶戴工部尚书翁同龢、吏部左侍郎满洲副都统麟书、兵部左侍郎许应骙等148,过往交谊甚密。
科举入仕之多,名人辈出,明代下半叶是陈埭丁氏宗族文化最灿烂的时期,亦如何乔远所称道的:“吾泉阀阅之家,则陈江之丁为盛”149。宗祠里的匾额和楹联,向人们诉说着丁氏宗族的辉煌历史。
一是“教育基地”。光前旨在裕后,是为了激发后代子孙发扬优良传统,争取更大的荣耀。1984年,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决定把丁氏宗祠辟为“陈埭回族史陈列馆”。这一有别于其他姓氏宗祠的创新作法,使丁氏宗祠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着新的作用。
作为晋江市博物馆的下属分馆,陈埭回族史陈列馆于1985年3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展出珍贵文物100余件、图片近200幅,生动地再现丁氏宗族的历史,为宗祠平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2002年宗祠重修之际,陈列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整改,充实内容,重新布展,使之更加完善。陈列内容分为“繁华都市中的穆斯林商人”、“永远的家园——陈埭”、“丁氏回族的形成、发展与分布”、“历史舞台上的丁氏名人”、“续写辉煌篇章”,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考察活动在陈埭”等几个部分,向人们“叙述一个族群形成与发展的历程,一段外来移民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一篇回汉人民团结奋进、共同发展的动人故事”150。陈埭回族史陈列馆的建立与展出,不仅给族人“上了一堂历史课和创业课”,同时也“引起了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兴趣与赞誉”,并“得到了上级有关领导的关注与重视”,1997年被中共晋江市委、晋江市人民政府列为“晋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1。
七 社会影响 宗祠,是血缘聚落里最高等级的公共建筑,是一个宗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表征。以福建省最大的单姓回民聚居社区、一支长期生产生活于汉民族社会中逐渐融合的回民群体、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成长的乡镇企业发展典型而引起海内外瞩目的陈埭丁氏回族,以宗祠为载体,向世人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与成就,在社会上赢得了赞誉,也产生了影响。
1979年,政府重申了陈埭丁氏回族的民族成份。1984年,成立“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管理民族事务。改革开放给陈埭丁氏回民带来了勃勃生机,发扬“爱拼才会赢”的拼搏、开拓、创新的精神,艰苦创业,大胆实践“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经济建设模式,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大力兴办乡镇企业,走上了富有特色的振兴农村经济的发展道路。20年来,七个回族村已办起制鞋、服装、塑料等各类企业935家,2001年工农业总产达35.4亿元,人均创产值13.67万元,上交国家税收1.46亿元,人均收入9867元。陈埭从一个以农为主的农村,发展成为工贸发达、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城市化城镇。陈埭丁氏回族步入了全国少数民族的先进行列,1994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152。
经济的腾飞,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七个回族村都有了自己的幼儿园、全日制小学,并办起了一所具有初中、高中、职高的综合性完全中学,实现了全体回民的九年义务教育。组建“民族南音社”、“民族诗词社”,以及“乡侨老人协进会”、“回族残疾人联合会”等,在宗祠举办“重阳诗会”、“南音演唱会”和“回族新老干部团拜会”、“集体祝寿会”、“回族残疾人联谊会”等,以及开展各种庆典活动,既活跃了民族文化,又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添加了光彩。
陈埭丁氏回族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王汉斌、姚依林、乔石、谷牧、吴学谦、陈再道、王恩茂、司马义?艾买提等,国家民委副主任陶爱英、平措旺杰、文精、江家福、李晋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马自树等,福建省领导项南、陈光毅、林一心等,以及黑龙江省长陈雷、云南省政协主席刘树生、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里等,先后亲临陈埭视察,到丁氏宗祠参观。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也纷纷组团前来考察学习,1993年10月,在丁氏宗祠接待国家民委组织的出席“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厂长(经理)表彰会暨国庆观礼团”的全体代表153。
陈埭丁氏回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经济崛起的模式,也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与热情关注,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斯里兰卡、瑞典、西班牙、叙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专家、教授,在陈埭丁氏回族社区做调查与研究。1989年12月,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与福建省历史学会联合在丁氏宗祠举办“陈埭回族历史讨论会”,数十位学者聚集陈埭,多层面、多视角地研讨陈埭丁氏回族的历史与文化,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陈埭回族史研究》,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丁氏宗祠所具有的特殊历史地位和学术研究价值154。
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综合考察团”特别列陈埭丁氏宗祠为考察点,由100多位世界各国的学者、官员组成的考察团来到陈埭参观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迪安博士、阿曼的穆什塔格?阿卜杜拉?萨利赫等阿拉伯国家的驻华大使,在遥远的中国东南方见到这么多的阿拉伯穆斯林后裔激动万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亲手种下了象征中外人民友谊的“长青树”。1994年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与伊斯兰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泉州召开,迪安博士再度率领来自18个国家近80位学者到陈埭考察,参观丁氏宗祠,还进行了主麻日礼拜。叙利亚国家文物总局局长苏尔坦穆哈欣博士亦于2001年到陈埭参观丁氏宗祠及回族史馆陈列。那株己是枝叶茂盛的友谊长青树,一次又一次地迎来了参观考察丁氏宗祠的中外宾客。
近几年来,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和台湾的台湾电视台、香港的亚洲电视台,以及国外的约旦国家电视台,还有《中国画报》、《民族画报》、新华社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日本《朝日新闻》、韩国文化放送等国内外的多家报刋杂志、新闻媒体,在陈埭拍摄采访,制作专题影片和撰写专门文章,介绍与宣传陈埭丁氏宗祠,更加使这座蕴含着浓郁的中外文明色彩的古老建筑,享誉海内外。
注
———————————————————————————————————————
1庄景辉编校:《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香港〕绿叶教育出版社,1996年。
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寿母传》。
3 6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扳谱说》。
4《清源金氏族谱?丽史》,厦门大学博物馆抄藏。
5 13 19 22 2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二庄孺人传》。
6《荣山李氏族谱?垂戒论》,厦门大学博物馆抄藏。
7 104 12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谱序》。
8 78 79 80 10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纂述世谟》。
9 65 10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丁氏谱牒》。
10 18 61 6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府君仁庵公传》。
11 1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诚斋府君传》。
12 1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哲初丁先生清复从祖茔陇功德碑》。
15 2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七《契约文书?鹿园祖墓文契》。
17《泉州府志》卷四十七《明循绩》。
2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修理五世祖英杰丁公墓碑记》。
24 101 10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谱例》。
25 53 12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聚族说》。
26 28 33 34 3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丁氏宗祠碑记》。
27 29 30 3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封主事先大人后吾府君行实》。
32 35 3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三宗祀议》。
38 41 6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列祖神主入大宗祠合祭祝文》。
3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二《拾遗?吉人公倡义鸠众重建祠宇告白》。
4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传记、行状?吉人公行状》。
4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传记、行状?高祖惠亭公传》。
43 45 46 70 71 7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大宗祠碑记》。
4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二《拾遗?雪峰公建议募题客宁诸宗人充公劝言》。
4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丁氏祠堂碑记》。
48碑记镶于丁氏宗祠门埕护栏。
49 50晋江市陈埭丁氏宗祠修建委员会:《重修陈埭丁氏宗祠告宗亲书》。
51丁木德:《重修丁氏大宗祠碑记》。
52《陈埭丁氏宗祠修缮工程竣工验收纪要》。
5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建陈江丁氏宗祠碑记》。
5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大宗祠联文》。
56 12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禁约》。
57丁桐志:《吉祥鸟的故事》,《福建民族》2001年第5期。
58 8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祖教说》。
5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二《拾遗?一世至四世祖考妣不设神主》。
6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丁氏谱牒》,卷四《像赞、图赞、寿序?仁庵府君像赞》。
63 68 7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丁氏执斋公图谱序》。
6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象庭公岁时忌晨祀业祭扫条规》。
6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二《拾遗?长二三房晋主合约》。
7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修毅斋公祠碑记》。
75 83 8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祀约》。
7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五世祖考诚斋公祭文》。
7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象庭公祭约引》。
8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丁德》。
82 88 89 91 12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祭仪纪言》。
85 9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祭约引》。
8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享先纪》。
90 93 94 12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规例》。
9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班仪式》。
96 9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重立大宗祠蒸尝簿序》。
9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祀业》。
98《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二《纪、说、表?雪戍说》。
100陈埭镇回族事务委员会:《关于丁氏宗祠春冬祀祖活动的会议纪要》。
106 12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世系、谱图?世系》。
10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显考圆圃公实行》。
108 109《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丁氏执斋公图谱》。
11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墓纪、圹志?皇清显考例授修职郎德馨丁府君暨显妣例封八品孺人慈惠苏孺人圹志》。
11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十九世祖诰封奉政大夫孝子纯良公》。
112《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丁莲》。
11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墓纪、圹志?皇清乡进士例敕赠文林郎拣发浙江候补知县协理海塘工务议叙加一级飏亭公墓志》。
11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晋邑江头丁氏竖棋柱义亭公派下家谱牒序》。
115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在台湾》,《福建民族》1994年第6期。
11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六《祭祀规约?一九九五年桂月衍台宗亲回乡谒祖祭文》。
117 118 119 152 153丁显操:《垒罐斋记》五《六十年序记》。丁毓玲:《在团结进步事业中默默耕耘》,《福建民族》1994年第6期。
126 12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五《墓纪、圹志?重修东塘三世合葬祖坟纪略》。
128《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绘图、画像?敦朴小宗海荡抽分图》。
12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陈江丁氏家谱序》。
13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拾遗?恭题孙启老叔台孝友入府志序》。
13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重刋归囊遗稿叙》。
132 138《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四《像赞、图赞、寿序?恭祝启翁丁老婣翁太学生六十华诞》。
133《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丁自申传》。
134《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拾遗?乡会题名总匾》。
135《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拾遗?五贡题名总匾》。
136 143 145 147 148《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
137《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一《序跋谱例?福建泉州南关外陈埭丁氏执斋公图谱跋》。
139 141《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咸丰十年重修大宗新建联牌文》。
140《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十《拾遗?丁氏典籍》。
142 144 146《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九《碑铭牌匾、楹联诗文?大宗祠石柱联文》。
149《陈埭丁氏回族宗谱》卷三《传记、行状?丁赠公庄宜人合传》。
150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编:《陈埭回族史馆?前言》。
151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编:《陈埭回族史馆?后记》。
154编委会:《陈埭回族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