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懿伯丁若氏封邑 文中说:丁公的一个儿子懿伯,被封到山东定陶的若邑,于是,丁懿伯即率本族从营丘迁徙于若,史称丁若氏。 这个说法很让我们疑惑。让我们看一下历史脉络: 定陶,周朝初称为陶丘,是曹国的都城。历史记载:曹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伯爵,国君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后裔。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山东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国灭曹。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有姜齐和田齐之分。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吕尚于齐,由于国君姜姓吕氏,故又称“姜齐”或“吕齐”。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孙田和废齐康公,并于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上,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国君妫姓田氏,是为田氏齐国,史称田齐。其疆域有今山东省偏北的大部及河北省西南部,东靠海,西南和莒、杞、鲁等小国接界,北和燕接界,西和赵、卫接界,国都在临淄(今山东省临淄区)。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传至王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为秦所灭。 前487年,宋灭曹,定陶归宋国;前386年,姜吕齐灭田齐兴,又过了100年即前286,楚国与田齐合伙灭宋,定陶归了田齐? 齐丁公姜吕伋在位时间是前1014年—前976年,懿伯的出生应该前976年前无疑问,此时曹国尚在。我们的疑问是齐丁公是怎么把儿子的采邑封到曹国去了?曹、齐中间至少隔着个鲁国,鲁国公元前256年亡于楚,齐丁公在前976年之前就在千里之外的曹国弄了块飞地?历史上是记载了曹国是弱国,但齐丁公时周天子权威还不容挑衅,难道齐国可以公然欺负曹国? 二、丁若氏与丁氏 文中接着说:这之后,齐国的丁氏经过约200年的繁衍生息,遂成当地望族,名声显赫,富冠一方。就连齐桓公征伐孤竹国时缺少军粮,由于得到丁惠援助,才赢得了胜利。 这段叙述,我认为作者混淆了丁若氏与丁氏的概念,但也为我们提了个醒。 混淆之处在于丁若氏和丁氏是同源于齐丁公的两个姓。 根据《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丁若,历史上罕见复姓,《郑通志·氏族略》所载。注云:“姜姓,《风俗通》: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因氏焉。晋遂兴令丁若坚,高密人。”可见丁若是独立的姓氏,传承至少到了晋朝。由此,我们可以思考:“若”是不是就在今天的高密县? 《中华姓氏大辞典》注称:“(丁),系自姜姓,齐太公之子伋,谥丁公,支孙以丁为氏。”然而,郑樵《通志·氏族略》注称:“(丁),姜姓。齐太公生丁公伋,支孙以丁为氏。”归“以次为氏”之例。 可见,古人在考证姓氏起源的时候,是把丁和丁若作为两个姓氏来看待的。 提了个醒是,提到了丁惠。根据《管子·山權數第七十五》记载:桓公问管子曰:「轻重准施之矣,筴尽于乎﹖」管子曰:「未也,将御神用宝。」桓公曰:「何谓御神用宝﹖」管子对曰:「北郭有掘阙而得龟者,此检数百里之地也。」桓公曰:「何谓得龟百里之地﹖」管子对曰:「北郭得龟者,令过之平盘之中。」君请起十乘之使,百金之提,命北郭得龟之家曰:「赐若服中大夫,东海之子类于龟,托舍于若,赐若大夫之服,以终而身。劳若以百金。」之龟为无赀,而藏诸泰台。一日而衅之以四牛,立宝曰无赀。还四年,伐孤竹。丁氏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召丁氏而命之曰:「吾有无赀之宝于此,吾今将有大事,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假子之邑粟。」丁氏北乡再拜入粟,不敢受宝质。桓公命丁氏曰:「寡人老矣,为子者不知此数,终受吾质。」丁氏归,革筑室赋籍藏龟。还四年,伐孤竹。谓丁氏之粟,中食三军五月之食。 这段记载中明确提到了丁氏。 齐桓公在位时间为前685年—前643年。齐桓公时,丁氏的富足已经不能用富可敌国来考量了。至于是传承几代才累计如此多财富,无法考量,但我们知道至少在前685年—前643年已经有了正式的丁氏。如此,有些人认为的前481年田常弑齐简公,简公之后著丁氏的认识,就不攻自破了。 三、丁復入陕西 文中还提到:秦时,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12万户,作为齐国巨富的齐国丁氏自然在迁徙之列。但也有不服从的,那时候,有一丁氏裔孙叫丁复的,就不满秦始皇暴政,拒绝迁徙,逃亡隐居,后来参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中,追随汉高祖刘邦,并以战功被汉高祖晋封为大司马、阳都敬侯。丁复后代即率族迁居阳都,今陕西洋县境内。 搜狗百科说:丁复(?~前182年)越人。汉初将领。以越将从起薛,至灞上,以娄烦将入汉,定三秦,属吕周侯,破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项籍叶,为将军,忠臣,高帝六年(前201年)正月戊申封为阳都侯,七千八百户,高后六年薨,谥曰敬。 百度百科说:丁复(?—前183),赵人。西汉初高祖功臣。原为赵将,后在邺(今河南临漳西)入刘邦军,至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为楼烦将。入汉中,定三秦,属吕周侯。杀项羽大将龙且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为大司马,破羽军叶,拜将军。高祖六年(前201)正月戊申封为阳都侯,食七千八百户。高后六年薨,谥曰敬。 越、赵之争源于《汉书》与《史记》之争,我们不必深究。而丁复最后的归宿封阳都侯,确系今天的山东临沂市沂水县(或说沂南县),而非陕西洋县,陕西只是丁复征战过的地方。 四、丁氏与定陶的渊源 丁氏确实与定陶有渊源,而且很深,丁氏因定陶而一跃成为皇亲国戚。这个丁氏就是丁姬。 丁姬,是《易》祖师丁将军 丁宽的玄孙女。家住山阳瑕丘(今山东 兖州),父亲官至庐江太守。定陶恭王 刘康初为山阳王时,纳丁姬为妾。刘康的王后姓张,其母 郑礼,是傅太后( 傅昭仪)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傅太后以亲戚的原因,想让张王后生子,然而终究未生,只有丁姬在 河平四年(前25年)生了 刘欣,即 汉哀帝。 绥和二年(前7年),汉哀帝即位,丁姬为恭皇后,后改号为 帝太后。丁太后有两个哥哥 丁忠和 丁明,因是汉哀帝舅舅的关系,丁明被封为阳安侯,丁忠早死,封丁忠的儿子 丁满为平周侯。丁太后的叔父丁望为左将军、丁宪为太仆。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丁氏封侯的二人,大司马一人,将军、九卿、二千石六人,侍中诸曹也是十余人。丁、傅以一二年间暴兴特盛。 这里不讨论皇室之恩怨情仇,只看丁家的发展。我们会看到丁氏的足迹,瑕丘(今兖州)、庐江、定陶、阳安(今确山县),甚至西汉帝都长安(今西安)。 芦洋丁氏 2014-0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