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国学指的就是中国古代学说.其中的代表是先秦诸子,
国学奠基人——孔子像
先秦诸子的思想及学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形成了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儒家思想及道家思想等。这些思想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论述如何治理国家。对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慢慢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
国学,可译做“guoxue”(音译)、“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章太炎在其《国学概论》中称:国学之本体是经史非神话、经典诸子非宗教、历史非小说传奇;治国学之方法为辨书记的真伪、通小学、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变迁及辨文学应用。
传统国学《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国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当代文化中的精华相融的学术精髓简称。它是新一代应该了解的知识之一。
大国学概念的衍生 “国学”,顾名思义,中国之学,中华之学。秦砖汉瓦,非秦(有英语China为证)即汉(Han Studies),自汉代以降,国力鼎盛,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考据学虽然证实“汉学”一词至迟在南宋已较常见,狭义所指为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于训诂,后世因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或者又可理解为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尤特指关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六艺五术范畴。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五术指:山、医、卜、命、相等五术。(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国学“,更有宽泛的解释。如把百家之术,如儒、释、道、兵、法、墨等百家之说统统收于国学囊中,如此,则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都能统称为“国学”,其中除了佛教是外来宗教,基本全是诞生于中华本土,所以,国学又称为“中国学”、汉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南柯舟:国学热中谈国学》)
《史地学报》阐释国学:“国学之为名,本难确定其义。在世界地位言之,即中国学。分析为言,则中国原有学术,本可分隶各种学科”。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
国学教育 在大学里设立国学学位,有人说“国学学位”的定位本身就十分模糊,其实,国学包括哪些领域和范围本身并不模糊。国学分为小国学圈与大国学圈,小国学圈仅仅限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大国学圈则囊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国学随着西学渐淫东学式微之际经波澜起伏而日渐风起云涌,走到今日实属不易,国学是伴随中国传统文化而生长的、伴随中国历史而发展的。在21世纪的今天,国学教育除了传统的吟诵践习之外,以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为代表的国学机构,采用了更多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充了国学的内容,丰富了国学的表现形式,使国学教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国学是专供上层贵族子弟入学的学校,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
王室和诸侯各国所办的小学,其名称和规模大小,都差不多;而所办的大学,不但名称各不相同,而且规模大小也相差很多。首先,在名称上,王室京畿的大学,是天子之学,由王室直接管理,叫做辟雍;诸侯国都的大学,是诸侯之学,由国君直接管理,称为泮宫(或頖宫)。其次,在建筑规模上,辟雍修建在形似圆璧的土台上,四周有水,如同在一个小岛上建起一座学校;泮宫修建在形似半壁的土台上,东、西、南三面有水,如同在一处半岛上建起一座学校。泮宫的规模只有辟雍的一半。吕思勉曾说:"这是表明辟雍乃天子独家拥有的学校","诸侯得杀其制","以其半以示诎于天子"①。国学招收的学生,自元士以上的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学。《礼记·王制》说:"凡入学以齿。"郑玄注释:"皆以长幼受学,不用尊卑。"粗粗一看,好像西周的国学,凡是贵族子弟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能入学,毋需再分尊卑等级。其实,这条"入学以齿"中的"齿"字,却很有讲究。恰恰是在这一"齿"字上,严格区分出尊卑贵贱,维护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西周王室的宗族,有大宗和小宗之分,此外还有迁宗(分支)的规定。在臣属之间,又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等层层严格的等级关系。这些人的子弟虽然都有资格进入国学,但是"子随父贵",在入学的年龄上,也得按照等级差别,有早有晚。最低的元士一级,其嫡子和余子(妾所生之子)上小学的年龄,也要相差两岁。这是奴隶制教育的特殊现象,也正是"齿"字的实际含义。贵族子弟入学年龄,分为三种情况:王太子,8 岁进入小学。7 年读完小学,15 岁升入大学。
公、卿的长子,大夫、元士的嫡子,13 岁进入小学。7 年读完小学,20岁升入大学。
嫡子以外的诸子,包括大夫、元士妾所生之子,即余子,也称众子,15岁始进小学,7 年读完小学,23 岁升入大学①。
从入学年龄的差异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王太子15 岁进入大学时,同年龄的嫡子以外的诸子还刚刚进入小学。这种悬殊的差别,显示了王太子享受着与众不同的特权,在客观上必然造成的效果是,使等级较低贵族的子弟,从小在思想上就深深留下奴隶主贵族内部存在着森严等级制度的烙印,并确认这是无法转移和变更的,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种种不合理的宗族观念和制度,从而使他们终身维护着奴隶社会的尊尊之法。
周代国学的设立,除了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在西周早期的一些青铜礼器铭文上,也已见刻铸。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在周康王(钊)时期的青铜礼器"盂鼎"和"麦尊"的铭文中,分别记载了王太子要进小学学习的事实和康王在大学与诸侯合射的情况。这是西周早期确实建立了国学的最有力证据。
盂鼎现藏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相传清道光初年在陕西岐山礼村出土。
这件重器为康王时期一位名叫盂的大臣所铸,为了感谢康王对他的授封(册命),颂扬王的美德,铸作了用以祭祀盂的祖先南公的宝鼎。这件铜鼎,世称盂鼎,因为当年同出的还有一件小盂鼎,所以此鼎又称大盂鼎。鼎腹内壁有铭文19 行,计291 字。铭文记录了康王给盂讲述周代立国的历史和殷商丧国的教训,其中有"女妹(昧)辰又大服,余佳即朕小学,。。"等字句。据郭沫若对这段铭文的考释,"昧辰"即童年,是康王说王太子(昭王)幼年曾进小学学习,表明西周王室的王太子是要进小学学习的。①盂鼎铸造年代在康王23 年(公元前1056 年)。
发展
西学东渐诞生国学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与西学的论战。 深究国学的本名原意,原指国家学府,如古代的太学、国子监。单纯的说国学,乃独指经、史、子、集部的语言文字经典训诂学问。自西学东渐、文化分流转型以来,为区别于西学,时人把我国的“六艺、五术”“诸子百家”统统称之为“国学”,西学繁衍于东土,东学式微,现代自五四以来的新青年运动前后,一些国学大师们,为保护国学而开始和西学论战,西学派认为全盘接受西学,而国学家们则誓死保卫祖宗们留下的五千年菁华文化。(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分流的发展 国学本为我国之独有,但在中华近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之学的分野,国学与西学在国内开始逐渐分流发展。在中国大陆,国学曾因破除四旧而遭涂炭,文革结束的改革开放以来后,国人的思想学术文化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繁衍扩大,枝盛叶茂,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国学”复起至今。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在中国国学中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虽然国学不是哲学,但是国学的发展史囊括着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发展脉络,国学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单一的拣出来,设立学位要找基本依据,全面复兴中国的国学文化,实行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复兴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文化,才是真正的国学复兴之日。国学的现代化就是把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中的文艺、文化知识科学化的复兴起来、现代化起来。(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摘自南柯舟博客)
中华国学其宗旨 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学”应包括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说。其中诸子百家,包括“儒、释、道、刑、名、法、墨”等等各家,乃是“为天地立心”之学;其中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在古代,“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贵族子弟在太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所需之术,是在古代“小学”阶段的必修课,乃是“为生民立命“之术;其中五术,乃是 “为往圣继绝学”、“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包括“山、医、卜、命、相”等。 被今人疵垢为“迷信”,那些轻易否定一切“究天人之际”关系的学问的人,其实他们很少站在与人生存在状态息息相关的终极关怀的立场上,去认真的探究天人之际的真切意蕴与内在价值,去拉近生命存在与天人之际之间的间接和直接联系,在传统与时代、学问与生活中架设一架沟通的桥梁。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大国学论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 有鉴于此,今年3月,国宝级学术泰斗、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接受采访,高瞻远瞩的提出“大国学”的概念。他说:“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是一种大一统式的“文化调和”。因此我想,五术六艺诸子百家之学,东西南北凡吾国域内之学,都可称为“国学”,即中华民国之学皆可称为“国学”。在国际上,近似的名词称谓汉学(Sinology)或称中国学(China Studies),现代“华学” 学者针对在当前国际社会上,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Sinology)之外,有意故意的造成破坏中国大统一之嫌的历史时代之际,把国学称谓“华学” (China Studies),包括中华汉学和古代三皇五帝包括炎帝、黄帝、蚩尤帝所有后裔民族之学,均列为中国之“国学”。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一切反对中华民族文化大整合的的言论和舆论,都是对民族文化的践踏,都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大国学论,有利于中华大民族的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有利于五千年来积累的的民族文化大整合,有利于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有利于中华民族大团结。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观点 人文“大国学”论应与现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谐共生。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导陈思和教授提出“海派文化可以容纳各种文化,并且保持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平衡”,我想把它借用到这里,人文“大国学”论不排斥科学,应与现当代西方科学思想和谐共生。实现陈思和教授所说“多元与规范文化的通体生存”状态,五术六艺与诸子百家之学可以和谐共生,彼此之间应互不排斥。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五术、六艺与诸子百家之学可以和谐共生 五术六艺从诞生开始与就诸子百家连体共生,如果没有五术六艺,也就没有中国文化,没有中国哲学,否定五术六艺等于否定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拖入虚无主义泥潭沼泽万劫不复。这是一种繁荣与腐朽共生的文化现象。如果把五术和六艺取缔,中国民间信仰和伦理将失去土壤与根基,秦始皇焚书坑儒都没有烧掉的《易经》能生存发展到现在,很能说明问题。陈思和教授提出“只有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存在,这个文化自身才可能变得多元和丰富”。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只有是更加的中国的,才更加是世界的。 (以上文章摘录自 董斌 《何谓“大国学”及其宗旨和意义?》)
经部——儒学经典 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重要书目如:《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各种体裁历史著作 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丛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诸子百家及艺术、谱录 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等等。何谓国学?
国学是一个上世纪二十年代产生的名词,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必多说,学术上的时代主题是西学东渐。此前中国的旧学在现代文明面前一败涂地,曾国藩继承明儒传统,身体力行,通经致用,后来又有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调和传统与现实的阴阳关系。后来学术界兴起“整理国故”的热潮,虽然与当时历史条件看似不协调,实则是有深刻历史理性的。提出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当时不但提出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提出要恢复两汉经学,这看似极为矛盾,其实正是魏源的高人之处,此后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了中西交流的合理原则。
当时国人有一种全盘否定国粹的倾向,外国来的就是梅毒也是好的,而看新文化运动闯将之一胡适,则在介绍杜威的实践主义时同时讲授中国哲学史。当时的历史氛围下,国学概念产生后其意义内涵自然较复杂,包括传统官方民间各种学问、艺术、技艺等,但在狭义上,国学之范围不脱经史子集四部,同时四部中又以经学为首。
今人对国学的基本看法只在形式上,乃至觉得用文言文的就是国学,对于朴学之类几无任何概念。举例来说,治国学先从经学开始,经,古称六经或六艺,后世经历秦火,几经辗转,乃最终定为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周易》以占筮之书,历秦火而独存,没有被焚禁过,六经之中其他经书及六国史书之类都在焚书坑儒中被焚,后在汉初由官方整理寻找,从故秦博士伏生这些人那里按他们的背诵记述重新补足,与原书多不一致,同时又有鲁恭王坏孔子家壁发现壁中书,及后世刘歆于秘府整理出的“古文经”,虽有经学家的今古文之争,古文家又因伪造部分经书而被诟病,后东汉郑玄调和今古文,又经王弼、王肃诸人,今古文之争渐弭,而一代人皆以一代之风气解经,西汉尚灾异,故董仲舒等人讲公羊学言灾变,京房易学讲卦气;东汉流行谶纬,郑玄乃兼注纬书;魏晋尚玄,乃有调和儒道之努力,论四本、崇有、贵无以至有将无同之论,说《易》者多采道家之旨。南北朝至隋唐大略沿袭并整理,孔颖达笺注群经,为当时经学南北融合作出贡献。
宋明时易学继陈抟而有邵雍,后朱熹采易图讲易,重在义理,此时理学产生,又者经历隋唐,经学受到禅宗影响,又进入新的境界。再有太极、气、理、性之说遍及人心,此时经学离孔子所治经已渐远,至王阳明“心学”则更是采佛家大乘精义。清朝文字狱大兴,考据朴学大兴,乾嘉年间尤盛,纳兰《通志堂经解》之后,诸家整理经学文字勘定版本,并作正义笺疏,焦循、钱大昕、阮元等为冠。
近代俞樾兼通今古文,其弟子则又启今古文之争,又有南海先生康有为作《新学伪经考》,当时章太炎、刘师培诸人,遂争演愈烈。通经学史,还须知道经学背后的政治因素,如汉代治经是士族垄断仕途的方法,注经便是掌握话语权,乃造出俨然春秋贵族一般的世代簪缨之巨族,在晋以后士族遂成为超越皇权的势力,至有“王马共天下”之说。
今古文之争更牵涉到很多政治因素,如王莽改制等,总而言之,经学中问题错综复杂,而只有治经学后,才能遍及群书,治史、子、集部。例如,不通经学,不会《尔雅》、《说文解字》训诂音韵之类,就无法在文句上读懂古书;不懂《周易》象数乃至天文地理者,就无法读懂史书中各种历法天象灾异记载,也读不懂《史记》中《秦楚之际月表》之类,从而亦无法理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理论体系;不懂易学,不读《春秋》、《诗经》、《礼记》之类,就无法理解子学中的很多理论来源(因为古代文化的整理者和集大成者不是老子、墨子、庄子,而是儒家的至圣先师孔子)。
史部的体系大致三种,一者纪传,承袭《史记》体制,如《汉书》、《明史》者;一者纪年,承袭《春秋》体制,如《资治通鉴》者;又者纪事,承袭《通鉴纪事本末》,如《宋史纪事本末》等。而在章诚斋眼中,六经皆史(《周易》和史之关系可参考胡朴安《周易古史观》),故史部实际也是继承经学传统,史笔即用春秋笔法,并采用经学中通三统、尊王攘夷、大一统、母以子贵等观念,这是史部概况。
子部是四部中最少的一部分,故将佛道典籍均填入子部,先秦诸子著作是子部最早来源,多归于子部杂学之属,以备与儒家参合互用,而兵农医术等应用内容在子部则列为较下之学,易学中部分阴阳五行术数之类也在其列,如《六壬大全》、《三命通会》、《李虚中命书》等。
集部有楚辞、总集、别集等分类,主要收录历代文艺方面作品,这一部分由于历代作家不断更新填充而蔚为大观,如宋人著书就有数万卷,而在江陵焚书之后天下藏书不过才两三万卷。此部分与经学中小学(音韵训诂等)多有关联,如《佩文诗韵》等,要之,不同小学,不解平仄及古音等就不能吟诗填词作赋属文,今人文章不济多半还是小学功底不够扎实,对汉字本身感悟不深,又不能通其他几门语言与汉语对比,更显语言能力单薄。集部文章可作三不朽之“立言”者,也是文章精华处。
经史子集之外,如《西厢记》、《牡丹亭》之类可归集部,又是艺术门类,也是国粹内容,国学中也有一席之位,但已非主体脉络,今日发扬光大可以,但其实已是末业闲流。
论国学,先明国学之义,所谓必也正名乎,善哉。早在上个世纪初期,章太炎先生创办了“国学讲习所”,是近代国学研究机构的开端。后来出现了著名的北大国学门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立于1925年,到1929年结束历时四年,以四大导师名闻于世,培养了一大批著名学者。中央大学也有大量国学研究机构。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科学院有相应的研究机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学热兴起。各个大学都建立了国学研究所,如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有部分大学甚至成立了国学院和国学系,以人民大学为代表。于此同时,民间的国学社团普遍兴起,各大高校也都有国学社。代表的如南京大学国学社。综观当前全球文化现状,中国传统文化已渐呈蓬勃复兴之势,尤以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影响最大,其源也远,其积也厚。三家机构均以弘扬国学为宗旨,但又各具特色———北大国学研究院以学术研究著称,人大国学院以培养人才见长,而首师大国学传播中心则以传播和交流为重。国学传播中心,就是以推动国学的普及、研究、传播、交流为手段,以文化产业化、科研市场化为突破口,以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设和谐社会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除了高校背景的国学传播机构外,以北京老百姓国学会为代表的一批民间国学传播机构应运而生,国学传播机构是以普及国学知识、弘扬国学精萃、建设先进文化为主要职能的常设工作机构,旨在社会范围内,在民间,积极传播华夏文化、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论语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後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於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後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馀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刘文典『庄子补正』。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馀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慎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公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家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於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後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後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敍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於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宋元学案 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於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常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於『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於『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 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裏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裏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於『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鸹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 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馀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这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 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後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经学
早期的经学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学
宋代经学
明代经学
清代经学
著名经学著作
楚辞学
唐诗学
宋词学
史学
中国史学的发端
两汉时期的史学
魏晋南北朝史学
当代人读经
诗学
诗经学
汉代诗经学的建立
宋以来的诗经学
唐宋元明的清史学
史学的嬗变
子学
先秦子学
九流十家
汉代子学
清代子学
民国以来的子学
蒙学
蒙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华蒙学探究
书学
|